《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 篇1
公元1872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八。一批年龄在9岁到15岁的少年,在上海登船出发,目的港是旧金山。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远涉重洋,踏上美国的土地。
“留美幼童”的故事奇异而曲折。
他们是文学巨匠马克·吐温和斯陀夫人的忘年朋友。他们曾受到南北战争的英雄——美国总统格兰特将军的接见。他们曾亲眼目睹了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等人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
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10年,终因遭到强烈反对,半途夭折,功亏一篑。“留美幼童”被“召回”后,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他们中的一些人,在1884年中法海战、1894年中日海战中阵亡。一些人成为中国铁路、电报、矿山的开山鼻祖。他们有的是李鸿章的幕僚,有的是袁世凯的顾问。一些人成为清政府的大臣。他们中有***的姨父,是他把宋氏姐妹带到美国留学。他们中间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位***。
然而,多年以来,除了“留美幼童”中的詹天佑——他作为中国铁路开拓者——的故事为人熟知,其他却语焉不详。120名幼童留学美国的故事,在中国大陆湮没无闻。
为了再现这些往事,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摄制组来到美国,进行了历时两年的采访,拍摄制作纪录影片《幼童》。他们在幼童曾经就读的学校看到当年的成绩册,甚至找到130年前“留美幼童”住过的老房子,看到了幼童寄居家庭的女主人的日记。
“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贵瓷器的千百碎片,散落在中国和美国。在几乎整个20世纪中,因为有这一位又一位对中美关系历史、对中国现代化历史怀有热情的朋友,因为所有探询者的共同努力,120个幼童的形象,开始在眼前逐渐变得栩栩如生;故事的轮廓,被一笔笔勾勒清晰。
纪录片将在五一期间央视一台黄金时段播出。作家钱钢也随摄制组到美国访问,专门研究这个课题,最近,他和胡劲草共著的《大清留美幼童记》也出版了。
我拿到这本书后,一口气读完,受到极大的震撼。
《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 篇2
自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开始,中国人出国留学始成风气,到今天,按粗略划分,已经有六七代留学生了。哪一代留学生最为出类拔萃呢?读过《大清留美幼童记》后,我个人的感觉是,他们是最优秀的!
前后4批,共120名“留美幼童”,都是乘坐轮船,跨海3。2万里,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的。他们全部中式打扮,拖着小辫子,穿着缎面的鞋子,戴着小缎帽,丝制长袍,外套白色亚麻褂子。他们怎么可能适应西学呢?
更为严酷的是,清廷怕这些孩子“忘本”,在美国期间,他们也要熟读儒家经典,也就是被称作“五经”的'《诗》、《书》、《礼》、《易》、《春秋》。还有《孝经》、《小学》。幼童们还要学习《国朝律例》,也就是朝廷颁布的法规。他们每7天就要学一遍《圣谕广训》,比国内幼童的学习频度高一倍,这是清朝康熙、雍正二帝为教化百姓而写的读本,连正文带解释有上万字,当时万千学子人手一册。
这些中华经典,如今就是对大学生也属过分艰深了,很难想象他们还要接受完整的西方教育。可他们表现得如何呢? 钱钢根据有限的资料查出,他们中至少有50多人,也许是大部分,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曾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著名学府。
如果只是以他们最终的业绩来衡量是否“优秀”,那就太过功利和迂腐了,令我瞠目结舌的是他们在西方同龄人中的表现。一位耶鲁大学教授在自传中记述了他的中国同学:
“这些男孩子穿着打扮和我们一样,只是头上留着长长的辫子。他们玩橄榄球的时候,会把辫子藏在衬衣里,或盘在头上……我们玩的所有游戏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他们很快就成了棒球、橄榄球、冰球的好手,在花式滑冰场上技术更是超群。当自行车刚刚出现的时候,学校第一个买它的是曾(吴仰曾)。我现在仿佛还可以看到,他骑着这奇怪的家伙在艰难的山路上走。
“这些男孩不但在体育场上压倒美国人,他们还在另外一些场合让我们心碎。当这些中国年轻人出现在社交场合的时候,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他们对女孩的态度,有优雅的恭顺,是我们学不来的。……在舞会上,在一些招待会场,那些最漂亮最有吸引力的女孩总是会挑选这些东方男孩。我至今还记得那些美国男孩痛苦的神情,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他们心仪的女孩特意地从他们身边走过,去接受他们的对手——那些中国男孩的邀请。那些中国男孩的舞跳得真是很棒。”
在若干代中国留学生中,学业出类拔萃者比比皆是,这符合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但在体育和社交场合压倒外国同龄人,这是我看到的惟一记录。
《大清留美幼童记》读后感 篇3
午后,我坐在舒适柔软的沙发上,窗外的阳光渗透进来,洒落在我手中的书上。翻开那本书,我走进了150年前的“旧中国”……
清朝末年,一直“闭关锁国”的中国被英国人的大炮惊醒,我们的国人才睁开沉睡的眼睛。其实早在乾隆年间,英国人就派了使者来我们中国,但是当时的乾隆皇帝过于自负,当使者将先进的大炮、火*送到乾隆皇帝面前提出交易时,乾隆皇帝却不屑一顾,中国错失了提前睁眼看世界的良机。直到我们被自己称为“蛮夷”的外国人打的落花流水时,我们才幡然醒悟——这个昔日繁荣强大的国家现已今非昔比,成为了别国可以随意欺凌的“软柿子”……
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清政府开始采取各项措施,试*革新自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举措就是“人才培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发出了当时中华民族渴望优秀人才的呐喊。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栽培,所以便出现了“留美幼童”。
当时的清政府计划派一批幼童赴美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规定幼童须在8——15周岁之间,赴美留学15年。这样,当这批幼童回国时正值人生的“黄金年龄”,又能培养下一代种子,可谓是一举两得。
然而,令“留美幼童”计划付诸实施的人却鲜为人知,他叫容闳,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人,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人,是中国留学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因为从小就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容闳便很清楚此时的中国缺的是什么——不是资源和武器,而是“人才”。于是在他的倡导下,共四批120人的“留美幼童”便诞生了。他们有很多人后来都成为了祖国的栋梁,为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立下了丰功伟绩,其中最著名、最熟悉的便是詹天佑了。
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祖籍徽州婺源,算是半个安徽人。当他12岁赴美留学时,他的父亲詹兴洪特地给当时负责招生工作的“宪局”写了承诺书:“詹天佑自愿留学,学业完成回来后必听政府调遣,不在国外逗留或生活,如果出了意外责任自负。”詹天佑也不负众望,在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完成学业后便立刻回国,从事中国铁路工程事业。后来他设计、主修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留美幼童中诸如詹天佑这样的优秀人才有很多,如: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海军元帅蔡廷干、民国首任内阁***唐绍仪、驻美公使、促成庚款留学之事的梁诚等等,他们都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名载青史,流芳百世。
读了《大清留美幼童记》后,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深刻认识到一个民族想要复兴的核心是人才,而人才的最大希望是青少年。记得***爷爷曾经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故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也派遣过一批青年留学生到美国学习,邓爷爷到美国访问时还特地看望过他们,鼓励他们学有所成,报效祖国。这批留学生后来都成为祖国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创新科技、发展经济以及培养人才等各方面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沧海桑田,时至今日,我们伟大的祖国早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向着更加繁荣富强的道路奋力前行。100多年前,那120名孩子飘洋过海,负笈求学,为了中国摆脱屈辱,为了中国人能“站”起来;而今天,千千万万名孩子,临窗诵读,茁壮成长,为了中国奋勇崛起,为了中国人能“强”起来!中国梦,少年梦,少年有梦想,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作为21世纪中国“新生力量”的我们应不忘历史,珍惜光阴,牢记使命,志存高远,胸怀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仰,踏实学习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让青春的风采融入祖国的荣光,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中国这条巨龙盘居在万千连绵的山脉中,睁开双眼明亮而充满希冀——他渴望广阔无垠的碧海蓝天。我们——新一代青少年将托起巨龙腾空万里,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