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婉贞文言文

冯婉贞原文及翻译

冯婉贞(清咸丰年间人),北京谢庄人,祖籍山东。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2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在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 以下是搜集并整理的冯婉贞原文及翻译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原 文:

咸丰庚申,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首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无益吾事。慎之!”

时敌军已近寨,*声隆然。寨中人踡伏不少动。既而辞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之号也。于是众*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再击,寨中人又鹜伏矣。盖借寨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侍亡,熟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拿斗,敌*终不能发。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

译 文:

清朝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从海上入侵中国,京城北京骚乱起来。

在离圆明园十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叫谢庄,全村都是猎户。其中有一个叫冯三保的,山东籍人,精通武术。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从小喜爱武术,学习过的没有不精通的。这一年谢庄创办村民自卫组织“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大家推选他当头领。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树立起旗帜,上面写有“谢庄团练冯”几个大字。

一天中午,侦察消息的人报告说敌人的骑兵开来了。不久,就看见一个白种人的头子率领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士兵,那头子是英国的军官,他们正骑着马向前跑来。冯三保提醒团丁装好火药、上好子弹。但不要乱放*,他说:“这是强敌啊,瞄不准就不要轻易发射,白白浪费子弹,这对我们取胜没有好处。大家一定要当心这一点!”

这时敌人已逼近石寨,*声大作。寨子里的人踡曲着身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不久,敌人离得更近了。冯三保见这阵势有机可乘,急忙挥动旗帜,说:“开火!”开火,是军中规定放*的号令。于是所有的一齐发射,敌人象落叶似的纷纷跌下马来。等敌人的*再次射击时,寨子里的人又象鸭子一样趴在地上了。这是借寨墙来作掩护的。攻打了一阵,敌人退却了,冯三保非常高兴。唯独婉贞忧愁地说:“小股敌人走了,大股敌人要来的。如果他们拿大炮来攻打,我们全村不就化为粉末了吗?”冯三保吃惊地问道:“那怎么办呢?”冯婉贞说:“西洋人的长处是使用*炮等火器,短处是不会武术。*炮对远距离攻击有利,而武术对近身作战有利。我们村都是平原,跟敌人较量*炮,那怎么能取胜呢?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持着刀,拿着盾,象猿猴那样敏捷地进攻,象鸷鸟那样勇猛地搏击,或许能避免这场灾祸吧?”冯三保说:“把我们全村人都算上,精通武术的不过一百来人,让这样少的人投身到强大的敌群中搏斗,这跟把一只羊孤身投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呢?小女孩子不要多嘴。”冯婉贞微微地叹息说:“我们村庄眼看就要完了!我一定要尽全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庄。”于是她把谢庄精通武术的少年召集起来,激励他们说:“与其坐着等死,怎比得上奋起抗敌拯救我们的谢庄呢?各位如果没有这种意思也就算了,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顿时,群情振奋。

于是冯婉贞率领着一伙青年人整装出发,他们都穿着黑衣黑裤,手持雪亮的钢刀,行动敏捷得象猿猴一样。离村四里的地方有一大片树林,树荫浓密,遮蔽天日,他们就埋伏在那里。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婉贞拔刀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人没有意料到,非常惊慌混乱,忙用*上的刺刀来迎战,可是轻便敏捷勇猛凶狠到底比不上以冯婉贞为首的中国少年。冯婉贞挥舞钢刀奋力砍杀,跟她对打的没有一个不倒地的,敌人纷纷败退。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敌人想远远地甩开我们,要用*炮消灭我们,赶快追赶,不要坐失良机!”于是众少年尽全力拦截逃敌,双方混杂在一起,杂错交战,敌人的*炮火器始终不能发射。太阳落山时,被打死打伤的敌军不下一百多个。残敌只好扔下大炮,仓皇逃命。谢庄于是得到了保全。

作品鉴赏:

全文分四个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小节):交代时代背景。这段用极其简洁的一句话,把时间(咸丰庚申)、敌人(英法联军)、地点(京洛,即北京)、动态("骚然"一一清政府惊惶失措,人民颠沛流离)完整地展现出来。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

1857年英法帝国主义借口广东官吏到英籍船"亚罗号"(实为一艘中国走私船)捉拿罪犯和法国一传教士马赖在广西被杀的"马神甫事件",联合派兵侵犯广东。1858年,又侵犯天津,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属辱的《天津条约》(鸦片贸易合法化,开放十个通商口岸,传教自由,赔款白银六百万两等)。

1860年,英法联军又侵入北京,沿路屠杀无辜的中国人民,并将皇家园林圆明园抢劫一空并烧毁。清政府妥协投降,咸丰帝奕詝逃往热河,派恭亲王奕欣与英法议和,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并赔款英国白银四百五十万两,赔款法国白银六百二十万两。在帝国主义加紧入侵,清政府步步退让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纷纷起来,保家卫国。

2、第二部分(第二小节):写谢庄办团、介绍三保父女。这段一开始交代特定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先写谢庄:"距圆明园十里",是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必经之地,因而"谢庄是年办团"以抗击侵略者。再写居户:"环村居者皆猎户",猎人以耍刀弄*为业,因而三保具有"精技击"、"勇而多艺"的才干。

而婉贞"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与她出生在这样的村庄、这样的家庭是密切有关的。这段对婉贞的介绍简洁而又具体,寥寥几句,就把她的性别年龄(女,年十九岁)、爱好特长(好武术)、聪明能干(习无不精)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来。这段在结构上紧扣上段(由于"入侵"才"办团"),在内容上与上段形成对比(清政府投降,群众反抗),在手法上把父女互相对照,三保勇而多艺,婉贞年轻有为,各有千秋,互相媲美。为下文具体介绍,作了铺垫。

3、第三部分(第三、四小节):写初挫英军,以及婉贞再胜强敌的谋略和决心。

先写三保率团众抗击侵略者的战斗情景"驰而前",点明敌人铁骑践踏我国领土,横冲直撞;"*声隆然",写出敌人杀气腾腾的嚣张气焰。在这大敌压境的严重时刻,三保成竹在胸,机智杀敌。当敌人蜂拥前来时,他警惕地提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当敌人近寨鸣*时,他领导团众"蜷伏不少动"`。当敌人逼近跟前时,他抓住有利战机"急挥帜,曰:"开火",待敌人还击时,他们"又鹜伏状"。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可算得有勇有谋的指挥员。

再写婉贞的谋略。初战告捷,三保沾沾自喜,而婉贞独戚然。"戚然",暗示她深谋远虑。她从侵略者的本性断定"小敌去,大敌来矣";从敌人长处短处(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妙)和作战地形(吾村十里皆平原)来确定战术一(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方),但这一正确决策没有被三保所接受。

三保片面强调人数少,还以长辈身份训斥她:"小女子毋多谈"、婉贞对此不免忧虑而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这里"微叹",用得很贴切,这意味着三保拒绝良策,将会招致严重的后果,但又没有因父亲的固执而感到无可如何,她自有主张必坚特正确意见:"吾必尽力吾力以拯吾村"。

最后写婉贞战前组织动员工作。抚击强大敌人必须动员群众组织青年。因此,她"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集",点出她组织群众,"诏",点出她动员青年。"与其……孰若……。"这一表示取舍关系的句式,说明她善于用利害关系去激发青年情绪。"众皆感奋",就具体地写出了她组织,动员的良好效果。青年们对她的主张,不仅信服,而且情绪高昂。

4、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写第二次抗战情况,介绍婉贞英勇善战。从五个方面写出婉贞指挥战斗的全过程:。先写"结束"、"皆玄衣白刃,"玄衣",便于在深林隐藏,不易被敌人发觉;,"白刃",写出所佩刀剑锋利,更好地杀敌。这说明婉贞战前作了周密考虑和准备工作。再写埋伏:"剿疾如猿猴",行动敏捷,点出"诸少年皆精技击者"。这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

其次写袭击:婉贞他们"拔刀奋起","挥刀奋砍"、"所当无不披靡"而"敌出不意,大惊扰,便捷猛鹰终弗逮,"乃纷退"。

然后写追击:婉贞牢记敌我双方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一看敌人远去,拉长距离,就知道敌人"欲以火器困我",即下令"急逐勿失",夹杂在敌人中间搏斗,使"敌*终不能发"。

最后写胜利:战斗到傍晚,敌人死伤惨重"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弃炮仓皇逃跑了。冯婉贞终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保卫了家乡。

由上可以看出,冯婉贞这个普通的猎户女儿,既有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又有胆有识,谋略出众,她英勇机智,沉着果断,有指挥战斗和组织、动员群众的才子。

冯婉贞文言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冯婉贞文言文

学习

陆贞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阅读(157)

本文为您介绍陆贞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内容包括陆贞是哪个朝代的人,陆贞是哪个朝代的人老公又是谁,陆贞是哪个时代的官。陆贞是哪个朝代的人陆贞又名陆令萱,是北齐朝的丞相,下面和一起来看陆贞是哪个朝代的人,希望有所帮助!陆令萱简介姓名:陆令

学习

描写冬天特别冷的句子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冬天特别冷的句子,内容包括描写南方冬天冷的句子,描写南方冬天的句子,描写南方冬天寒冷优美句子。描写南方冬天冷的句子一年四季中,就属冬天最为寒冷,这个季节的温度低的可怕,似乎连空气都要被冻僵,连鸟儿也早早地躲了起来

学习

描写南方冬天的句子短句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南方冬天的句子短句,内容包括描写南方冬天的句子,描写冬天的句子100个字左右,南方冬天的景色描写。描写南方冬天的句子1、雪让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冷。大地一片银白,一片洁净,而雪花仍如柳絮,如棉花,如鹅毛从天空飘飘洒

学习

南方冬天的句子短句唯美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南方冬天的句子短句唯美,内容包括南方冬天的景色句子,描述南方冬天的句子,南方冬天幽默句子。南方冬天的景色句子冬姑娘是来接秋姑娘的班,秋带走了菊花的金黄,桂花的芬芳,芙蓉的美丽,冬却送来一片洁白的世界,满天的雪花飞舞着,给

学习

形容南方冬天的句子唯美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南方冬天的句子唯美,内容包括形容南方冬天的句子,描写南方冬天的句子短句,形容南方冬天的优美句子。形容南方冬天的句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单位

学习

夏天悠闲的古诗词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夏天悠闲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夏天悠闲的古诗,形容悠闲轻松惬意的古诗,形容悠闲惬意的古诗词。形容夏天悠闲的古诗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

学习

享受悠闲的生活的句子简短

阅读(103)

本文为您介绍享受悠闲的生活的句子简短,内容包括有关形容悠闲生活的句子,生活如此惬意精致的句子,形容享受悠闲的生活的句子。有关形容悠闲生活的句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根据句子的语气用途

学习

贞懿皇后简介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贞懿皇后简介,内容包括贞懿皇后的轶事典故,贞懿皇后后代,贞懿皇后李氏。贞懿皇后的轶事典故贞懿皇后(?~775年),即独孤贵妃,唐代宗李豫生前最宠爱她,左威卫录事参军独孤颖的长女,因为美丽入宫,聪明睿智,婉丽贞仁。接下来就由带来贞懿皇

学习

冯婉贞文言文翻译和答案

阅读(152)

本文为您介绍冯婉贞文言文翻译和答案,内容包括冯婉贞文言文翻译,冯婉贞文言文翻译及赏析,冯婉贞文言文。冯婉贞文言文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学习

春怨古诗解释

阅读(176)

本文为您介绍春怨古诗解释,内容包括春怨诗朱淑贞解释,朱淑真春怨拼音,春怨王昌龄解释。春怨诗朱淑贞解释导语: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笔意词语皆清婉,她的诗词、才艺足可与李清照比美,共同辉耀着宋代的文坛。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春怨诗朱淑

学习

元史宋子贞传文言文答案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元史宋子贞传文言文答案,内容包括《元史宋子贞传》的原文及译文,元史宋子贞传翻译,元史宋子贞传原文。《元史宋子贞传》的原文及译文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生。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

学习

三七花茶对男人的功效与作用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三七花茶对男人的功效与作用,内容包括三七花茶的功效与泡法句子,三七花茶泡法,三七花茶泡法大全。三七花茶的功效与泡法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不同的句子类型在文章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学习

中国数学家王贞仪的故事

阅读(132)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数学家王贞仪的故事,内容包括王贞仪数学家名人故事,女数学家王贞仪的故事,数学家王贞仪。王贞仪数学家名人故事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

学习

抒发爱国情怀的句子古诗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抒发爱国情怀的句子古诗,内容包括抒发爱国情怀的句子,抒发爱国情怀的句子有,抒发爱国情怀的句子有哪些。抒发爱国情怀的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句子吧,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

学习

七根火柴课文原文

阅读(138)

本文为您介绍七根火柴课文原文,内容包括七根火柴课文,七根火柴课文朗读,七根火柴课文批注。七根火柴课文《七根火柴》的内容描述了长征途中,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的故事,接

学习

终南别业原文赏析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终南别业原文赏析,内容包括《终南》原文赏析,终南赏析,终南原文及翻译。《终南》原文赏析导语: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下面是整理的《终南》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

学习

左传庄公元年原文及翻译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左传庄公元年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左传·定公·定公元年》原文及翻译,左传定公四年原文,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及翻译。《左传·定公·定公元年》原文及翻译在平日的学习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掌握

学习

卖花声怀古赏析及翻译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卖花声怀古赏析及翻译,内容包括《卖花声·怀古》赏析,卖花声怀古,卖花声怀古朗读。《卖花声·怀古》赏析《卖花声·怀古》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创作的咏史组曲,共二首。这两首曲子咏史用典,寄托历史兴衰之感叹,对劳苦大众的历史

学习

刘墉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原文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刘墉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原文,内容包括刘墉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台湾作家刘墉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刘墉写给儿子的书有哪些。刘墉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信吧,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

学习

泊船瓜洲原文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泊船瓜洲原文,内容包括《泊船瓜洲》原文及赏析,泊船瓜洲的诗意和赏析,泊船瓜洲古诗赏析朗读。《泊船瓜洲》原文及赏析《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

学习

汉广原文及翻译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汉广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汉广原文及赏析,汉广赏析,诗经汉广原文。汉广原文及赏析原文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学习

诗经河广原文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河广原文,内容包括《河广》原文、翻译及赏析,河广赏析,河朔吟原文及翻译赏析。《河广》原文、翻译及赏析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