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唱腔分类
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府戏、广东大戏,是广东及广西粤方言区最大的剧种。粤曲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类、曲牌类和诗赞类三种。其实这都和戏曲及粤剧的发展相关。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关于粤曲的唱腔,欢迎参考!
粤剧唱腔分类
诗赞类一般又称为说唱类。广东本地的戏曲音乐,应以说唱类的南音、木鱼、龙舟、板眼、粤讴等为主,因为这是根据广东话的语言特色组成,在语分平仄、句分上下的基础上,广东说唱类的唱腔,曲词句格必须分为两组上下句式,因为广东话分阴阳平,这和北方语系的阴阳平不同,语音上有很大的差异。
粤曲唱腔音乐的基本特色是板腔类,即梆子和二黄,俗称“梆黄”,也即是和京剧的“皮黄”同类,所以粤剧也属于南北路的戏曲,即有南路“二黄”唱腔和北路“梆子”唱腔。
板腔体、诗赞体戏曲唱腔和曲牌体戏曲唱腔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板腔体和诗赞体戏曲唱腔没有固定的乐调旋律,旋律由曲词的语音决定,所以即使同是“慢板”或“中板”,可以因为曲词不同,有不同的音乐旋律。
曲牌体戏曲唱腔却是先有乐调旋律,再填曲词,其中骨干音更不可修改,所以无论千百首同曲牌的曲,即使曲词不同,但其分布之声调必然相同,否则不同填一首小曲。
粤曲“梆黄”虽然有不同板式和不同调式,主要有两种曲式〔当然其中没有计算一些新创制的曲式如有序中板,和粤曲的西皮、恋檀,这均属于特例〕,即旧曲式和新曲式两种。
旧曲式指由七字句发展为十字句的不同板式,其特点是根据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分为上下句式。最初由齐言七字句滚唱开始,发展出七字句中板,再演变为十字句中板,再演变为十字句慢板,再演变为七字句慢板。
七字句扩张为十字句的方式为在第一字之前,第三字之前,加上与第二字和第四字相反平仄之字,在第五字之前加上一字,即成十字句。举例如下:“金钩银饵钓寒江”——《西楼错梦》小生池同上唱的慢板头顿。
这句曲除可唱成“快点”之外,也可改成十字句慢板或中板,修改如下:“钓金钩,抛银饵,独钓,寒江。”
同样地,一些十字句中板也可倒过来,例如: “欲偷折隔篱花,追忆堤边柳,容我一诉往事,凄清。”——《再世红梅记》
十字句式的正文如下: “隔篱花,堤边柳,往事,凄清。”——《再世红梅记》
倒回七字句便成——“篱花边柳事凄清”同样可唱慢板的头顿或快点。 早期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箫笛、三弦和锣钹鼓板,声调比较简单。清朝粤剧解禁后,加入梆子。
进入成熟期以后,粤剧所使用的乐器多达四十几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及敲击乐器。其中弹拨乐器包括古筝、琵琶和蝴蝶琴;锣鼓则包括卜鱼板、沙的、双皮鼓/梆鼓、钹、京锣、勾锣、战鼓、大木鱼、小木鱼、大锣及钹、大堂鼓。粤剧改革后,更接纳了萨克斯管、小提琴等多种西洋乐器,使音乐效果更臻完善。
梆子属于没有固定音高的竹木类打击乐器。北方称“梆子”,南方称“南梆子”,亦称“方梆子”。北方戏曲所用的梆子是实心,简称“梆子”,南方梆子有大、中、小之分,由长方形的中空木块所制成,演奏时悬挂在支架上,用鼓签击奏。由于可以连续快速击出声音,容易营造热烈紧张的气氛。因为梆子用于击出节拍,所以产生了“梆子腔”。梆子腔又称秦腔或西秦腔,发源于陕西、山西及甘肃一带,17世纪初(清朝初期)才慢慢流传至广东。梆子腔有分首板、慢板、中板、滚花、叹板和煞板等板式。
木鱼也属于没有固定音高的竹木类打击乐器。外状像鱼头,中间挖空成了共鸣箱,正面开一条长形鱼口,手持小木槌以敲击发声。木鱼最初是佛教的法器,亦是宗教音乐的伴奏乐器,后来渐为民间器乐所采用。木鱼音色空洞,发音短促,轻快活泼,常扮演伴奏的角色,在“数白榄”时作敲击节拍之用哦! 行内称乐队或乐师为棚面,锣鼓的领奏者为掌板。安坐于戏台的左则。棚面要熟悉锣鼓点才可以为观众营造的气氛。例如:唱口一槌、收掘一槌、收掘三槌、诗白锣鼓、白榄锣鼓、闪槌、急急风及叻叻鼓。
早期的棚面共分十手:箫笛、三弦箫打铮吹螺、(日)大钹(夜)二弦、(日)掌板(夜)大鼓、(日)打锣(夜)掌板、(日)大鼓/副二弦、(日)发报鼓/大锣、提琴/小锣大钹、横箫大锣、小锣及后备。后来,吸收了其他地方剧种,加入了短喉管、长喉管、京胡及扬琴。薛觉先率先引入西乐乐器,更开创了“西乐部”,当民乐器包括了梵哑铃、木琴、文德连、吉他、色士风及班祖。 粤剧的.乐谱称为工尺谱,是粤剧传统的记谱方式。跟其他地方剧种所用的大同小异,都是利用谱字如合、士、乙、上、尺、工、反、六等代表唱腔里的乐音。曲牌泛指曲牌体系以外的说唱及板式的曲调名称。粤剧唱腔分两大体系,一是板腔体系,另一是曲牌体系。主要分为牌子、大调及小调。曲调是有固定的旋律,包括:《阴告》《银台上》《骂玉郎》《秋江哭别》及《平湖秋月》。
拓展资料:
历史起源
粤剧的形成时间,有以下四种观点:
(1)形成于南宋。陈非依在其《粤剧六十年》中指出:“南宋末期,南戏传入广东,成为最早的粤剧。”梁沛锦也认为:“从粤剧发展渊源来说是悠久而又深远的,简括地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2)形成于明代中后期。赖伯疆、黄镜明合著的《粤剧史》认为:佛山的琼花会馆建立于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是早期粤剧戏班的行会组织,“粤剧发展至此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大剧种了”。
(3)形成于清代前期。王兆椿《从戏曲的地方性纵观粤剧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将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出现的“广腔”看作粤剧历史的第一阶段。
(4)形成于清中叶或中叶以后。欧阳予倩在《试谈粤剧》中认为,广东的本地班和外江班并立的时候可以看作粤剧奠定基础的时候。外江班逐渐退出广东舞台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年—1908年),欧阳予倩认为粤剧形成于清中叶以后。何国佳在《粤剧历史年限之我见》中认为粤剧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也有学者认为粤剧历史应从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李文茂起义(或稍前)算起的观点,也属于此列。粤剧的历史始于唱梆子,约在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之后又吸收了二黄,成为“皮黄系统”的一员。
历史发展
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广州地区民间好尚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并有众多本地子弟参加演唱,孕育了粤剧的种子。
清初出现被称为“土优”的本地戏班及其演唱的“广腔”,为粤剧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清中叶至嘉庆、道光年间,粤剧在本地班既向外江班吸收、借鉴,又相互竞争中逐渐形成。
清雍正五年(1727年),北京名伶张五,人称摊手五,因躲避清迁的追捕,化装易服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剧昆曲教授红船子弟(粤伶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建立“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组织。
清中叶时,粤剧传入雷南路地区,即高、雷、廉、琼等下四府,故又称“下四府”粤剧。
清咸丰年间,粤剧传入广西。
清光绪年间,粤剧的名称出现。
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改用广州方言 。
辛亥***后,粤剧受文明戏、话剧的影响,20年代以后又受西方现代电影艺术的影响,从而引进了时代歌曲和西方爵士音乐,除使用民族乐器演奏外,还使用了小提琴、电吉它、爵士鼓、小号等,并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粤语演唱。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艺人积极挖掘优秀剧目、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
1953年,广州粤剧团成立。
1956年,***给予粤剧“南国红豆”的称号。
1958年,广州地区9个粤剧大班合并成立了广东粤剧院。
1960年,广东粤剧学校及其湛江分校成立。
文化特征
表演艺术
粤剧演员的表演工艺分为四大基本类别——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采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来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阶来分类,也会以声音特色来分类。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称身段,即身体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须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基础表演
传统粤剧的基础表演程式,如“拉山”“云手”等动作,都有自己的特点,保留着古拙、刚劲的艺术风格。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前辈艺人创造了“大架”“十八罗汉架”“五更架”“锣边大滚花”“七槌头”等表演程式组合,经过不断的筛选、积淀和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粤剧特点。随着粤剧与京剧等剧种的艺术交流渐多,粤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地吸收、借鉴、学习其它艺术形式为己所用,形成驳杂、多彩、全面的程式特点。
唱腔
粤剧为多声腔剧种。其唱腔结构体制主要为板腔体,兼有曲牌体。其声腔有梆子、二黄、高腔、昆腔、专腔、歌谣、杂曲等。其中梆子、二黄为基本声腔,习称“梆黄”。
大腔,原用于高腔剧目中,并有“大腔首板”“大腔中板”“大腔四门”等板式之分。保留着一人清唱、众人相合,鼓锣间奏、不尚管弦,以及高亢、明丽的风格和特点。
昆腔,粤剧习称“昆牌子”。早期的昆牌子,不少是从昆曲中直接吸收过来的。这些牌子,曲文大都出自昆曲原本。昆牌子词格,多为长短句,也有七字句和十字句,但数量不多。粤剧中,今尚保留近百支高昆牌子,它们都有一定的曲词和锣鼓伴奏程式,但都已脱离了原来剧目而被单独使用。原有牌名遗失较多,常以唱词首句称呼或套用其他牌名代之。其常用调式有商调、角调、羽调,均为五声音阶;宫调式为七声音阶。
梆子,其唱腔特点是以梆击节,高亢激越。击节之梆,也称“柝古”,南方叫“木鱼”。早期以梆(即“木鱼”或称“卜鱼")、笛(唢呐、竹笛)、二弦伴奏,称为“梆笛组合”。打击乐器用“大锣鼓”,又称“高边锣鼓"。
歌谣,粤剧歌谣体唱腔有“木鱼”“龙舟”“南音”“粤讴”“板眼”“芙蓉”等。
演唱
粤剧演唱分平喉(男腔真嗓发声)、子喉(女腔假嗓发音)、大喉(又称“霸腔"“左撇”,男腔真嗓发声,兼用假嗓)、玉带左(又称“平霸”,男腔真嗓发声)。生、丑用平喉,花旦用子喉,小武、武生、花脸用大喉,末、婆用平喉。“武戏文做”的小武、武生多用玉带左。平喉、子喉唱本腔(指各种板式、曲牌的基本曲调);大喉、玉带左往往将本腔翻高四至五度行腔。“问字拶腔”是粤剧主要润腔方法,行腔一要顺乎词意,二要讲究字声、语调,不求花哨,由此形成了粤曲的腔由字出、字随腔落,调式变化与节奏变换自然、顺畅之特点。
说白
粤剧说白的最初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直到民国早期,粤语才真正成为演出的基本语言。粤剧说白按照押韵与否可分为八种,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引子白及浪里白。
武打
把实用性和技击性都十分强的少林武功,搬用到粤剧舞台上表演,是早期粤剧的表演特色。以实用性武技入戏,在其它地方剧种中较为少见。相对于以京剧为代表的,突出表演性和以身段美感为主的北派武打技巧,惯将传统粤剧武戏技能称为南派武技。这是粤剧表演艺术的重要特征。其内容包括“打真军”“六点半棍”“打五件”等武技,和“呕真血”“玩肚”“耍牙”等特技表演,以及跟斗、把子等武功技巧。
行当
粤剧原有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等十大行当,后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大类。粤剧表演带有质朴粗犷的特色,有单脚、滑索、运眼、小跳、拗腰等绝技。其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靶子、手桥、少林拳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十分出色。粤剧化妆简练,色彩浓艳,服装多采用广绣,精美华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排场艺术
排场是传统粤剧演出的主要艺术元素。它是传统粤剧舞台程式动作的有机组合。早期粤剧“提纲戏”没有完整规范的文字剧本,艺人只有掌握大量排场,方能应付当时粤剧的演出。传统粤剧表演排场大致可分两类:
〈1〉一般性的群体表演排场。
〈2〉敷衍具体戏剧情节需要的特定表演排场。
粤剧排场有固定、规范的表演程式组合,有一定的表演特点,有具体的内容指向,有能够被其它戏套用、仿用、借用的普遍的意义。当年的“提纲戏”往往就是由众多的排场连缀而成。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排场艺术不断地有所创造、发展和丰富,也有部份遭到了淘汰。
代表剧目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四进士》《五登科》等所谓“江湖十八本”,后又出现《黄花山》《西河会》《双结缘》《雪重冤》等“新江湖十八本”和《苏武牧羊》《黛玉葬花》等“大排场十八本”。其他代表性剧目还有《白金龙》《火烧阿房宫》《平贵别窑》《宝莲灯》《罗成写书》《凤仪亭》等。
雷州半岛主要演出剧目是江湖十八本,如《三度梅》《七贤眷》《雪中炭》《七状纸》《黄花山》等。下四府粤剧班在继承、保留传统剧目之同时,也有所创新,形成剧本结构和表演上地方特色。如《李槐卖箭》《秦香莲》《贺寿》《搜宝镜》《千斤重》《盲公打靶》《花云带箭》《包公铡侄》等。
广西粤剧艺术工作者除了演出《胡不归》《荆轲刺秦王》《红娘》《蝴蝶杯》《白蛇传》等传统剧目外,还改编演出了《东王杨秀清》《关汉卿》等历史剧。在各***斗争历史时期,还曾创编了《红颜逃难》《大地洪峰》等宣传抗日和民主***思想的现代粤剧[6]。
分布地区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
粤剧流行于广东,后传入广西、台湾、香港、澳门。在东南亚和美洲各国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均有粤剧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