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叠金元宝

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西方心理学偏重于科学主义研究的取向,忽视了人文取向的研究,从而使得心理学陷入了"文化危机".因此本土化的研究受到了众多学者的青睐,并成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下面是整理的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一起来看看吧。

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篇1

一、现代心理学的困境

现代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是明显的,但现代心理学的问题和困境也是有目共睹的。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当属心理学的***和破碎。

心理学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话来说,心理学缺乏一个稳定的“范式”,从来没有像其他规范科学那样拥有一个学科共同体都能接受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的创立之时,学科内部至少存在着4种不同的研究取向或研究方式:以冯特、艾宾浩斯和铁钦纳等心理学家为代表的以意识内容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内省为研究方法的模式;以布伦塔诺为代表的以意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非实验研究模式;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代表的以潜意识为研究对象和使用临床方法的模式;以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和美国心理学的创立者詹姆士为代表的以适应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模式。上述几种研究模式强调人类经验的不同方面,各自构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心理学内部早期的***。在心理学随后的发展中,出现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等不同的学派,使得心理学***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现代心理学继续沿着***的路线越走越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出现了新的特点:原来的流派争吵趋于缓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折衷主义的态度,但折衷主义并非统一,实际上,在折衷主义的掩盖之下,西方心理学的***现象更加趋于恶化。其表现是:

(1)研究课题的破碎。心理学家所研究的课题往往互不相干,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往往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经验研究的支持。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更是琐碎和缺乏体系,同为心理学家,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缺乏“心理学学科共同体”的认同感;

(2)指导思想和方***的***。心理学家在世界观和方***上存在两大阵营: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阵营以实证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而人文主义阵营以现象学和释义学作为其哲学基础,在科学观、方***、人的价值与科学的价值、决定论对非决定论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对立。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在心理学的内部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对立范畴,如遗传对环境、主观对客观、意识对无意识、通用主义对特质论、还原论对非还原论、动力论对静态论、经验主义对理性主义、理性对非理性等等;

(3)当前最为严重的要数科学家与实践者的***,即从事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家同从事临床等应用研究的心理学工作者的***。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往往认为从事临床应用的心理学家过于浮浅,属于“工匠”范畴,所做的是低层次的工作,而应用心理学家则认为从事基础研究的心理学家钻到科学的象牙塔里,脱离实际;

(4)组织机构解体的危机。学科恶性分化的结果是,许多以前属于心理学范畴的课题被其他新兴学科所蚕食,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的一段话代表了心理学家的这种担心,他指出:“在我一个最可怕的恶梦中,我预见到心理学组织机构的解体:实验心理学家被发配到正在兴起的认知科学学科中,生理心理学家愉快地到生物和神经科学系报到,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家被商学院抢走,心理病理学家在医学院中找到了他们的位置。”(注:Spence,J.T.,1987,p.1053.)

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无法解决心理现象的社会植根性同研究取向上的个体主义倾向的矛盾。个体主义是当代心理学在方***上的一个典型特点。个体主义取向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表现是,忽视心理和行为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原因,从个体内部寻求行为的原因,从个体本身寻找心理和行为的解释。西方主流心理学一直坚持这种个体主义的方***。构造主义心理学探索意识的元素及其结合的方式,对文化的影响丝毫不感兴趣;行为主义致力于刺激和反应的分析,把社会文化背景作为无关的因素加以控制;精神分析挖掘行为的潜意识动力,文化成为性本能压抑后升华的结果;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把人看成是追求潜能的自我实现的个体,而潜能只不过是一种“类似本能”,本质上还是一种生物动力;当代的认知心理学也没有跳出个体主义方***的范畴,它把个体内部的*式和结构作为分析的重点,文化的影响被置于关注的视野之外。造成这种个体主义取向的直接原因是心理学的方***的限制。现代心理学最崇尚的方法是实验法,而实验法对于实验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控制所有的变量。文化因素、社会影响在实验室中则无法控制和操纵,更无法操作化和量化,其结果是为了维护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和效率,只能弃之于不顾了。

但心理学现象就其本质来讲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现象,心理现象无论就其起源和发生、发展来讲都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植根于具体的历史和文化之中,带着文化的深刻烙印。脱离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去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歪曲心理生活的现实,阻碍人们对心理和行为本质的正确认识。

因此,现代心理学因其个体主义取向而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之下,女权主义心理学(feminist psychology)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取向进行了强烈的抨击。女权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西方主流文化是父权制文化,主流心理学是大男子主义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从个体主义的研究方式着手,忽视父权制文化的现实,把男性作为一般的人,以男性心理作为标准衡量女性,曲解和扭曲了女性的心理,为维护男性在社会上的优越地位和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提供心理学的依据。新兴的多元文化论(multiculturalism)思潮也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对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取向提出批评。多元文化论认为,文化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但传统的西方心理学在忽视文化背景的方***指导之下,忽视文化的作用,而实际上它并没有脱离文化,只不过是它仅仅反映了西方主流文化。多元文化论者认为:“西方心理学倾向于从民族中心主义的观点出发,把得之于主要人口的成果和理论应用于所有的群体。”这种研究取向的结果是歪曲其他文化条件下的人的心理,造成了心理学中的通用主义、白人中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的流行。

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第三个问题是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我们所说的脱节并不是指现代心理学缺乏应用研究,实际上,应用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应用研究也对军事工业、航天工业以及其他一些高科技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在科学技术的原则下进行的,换句话说,它不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从人类生活的意义出发的。因此,我们所说的脱节是指心理学同人们日常生活的脱节,这种脱节表现在心理学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忽视,心理学过于重视经验方法,以至于不能以经验方法研究的精神领域被排斥在科学心理学的范围之外。传统的行为主义曾经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可观察的行为上,随着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这种状况逐渐好转,但行为主义的阴魂不散,操作化和客观化的原则仍旧限制人们对精神领域的探索。事实上,像高峰体验、超越自我的意识、变异的意识状态等等对人类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这样一些问题却成了心理学的边缘问题,研究这些问题的心理学家也成了心理学科领域的边缘群体,从来没有在心理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公众领域和大众传播媒介中受到广泛的、积极的关注,但是在学术圈里却受到冷遇甚至蔑视”。(注:Schneider,K.,1998,pp.277~289.)即使那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也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在其临床实践中不注重人们精神生活的实际,片面追求标准化、操作化,其结果是临床实践同精神生活的背离,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治愈精神的疾病。所以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许多有识之士都大声呼吁放弃标准化的追求,从生活的意义出发,考虑患者的特殊需求。

二、困境的归因分析

现代心理学面临的上述问题或困境,即***和破碎、个体主义取向、与现实生活脱节等虽然有着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但究其根源还在于现代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在于现代心理学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所采纳的基础假设和理论。自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之日起,主流心理学的目标就是效仿自然科学,成为像物理学和化学那样的规范学科。效仿自然科学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在探索自然规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牛顿的物理学原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等自然科学的成就使得科学家发现了千变万化的自然界背后所隐藏的规律。这些科学规律应用于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后又推进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收益。心理学创立之初,在摆脱哲学母体的欲望激励下,一心要成为不同于哲学的学科,而自然科学的成功给心理学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自然科学不就是一个可资利用的现成模式吗?另一个原因是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实证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它把经验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上升为一种哲学的世界观和方***,认为只有经验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才是惟一正确的,除此之外的任何科学观和方***都是非科学的。接受这种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和方***就意味着心理学必须走自然科学的道路。所以,心理学采纳自然科学的发展模式并非是一种理性的选择,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了符合一种哲学的期待。

任何科学观和方***都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和理论的基础上,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就意味着心理学全盘接受了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和理论。经典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是决定论、还原论、机械唯物论和元素论的观点。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基础假设的意义和在心理学中的表现。

决定论是经验自然科学的一个基本假设。依据这一假设,任何自然现象都是有原因的,任何自然现象都处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中,发现这种因果关系,从而对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预测是科学的主要任务。决定论原则贯彻到心理学中,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就成为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行为主义在这方面是最典型的,行为分析的基本目标就是发现行为的原因,从各种各样的环境刺激中确定反应的决定因素,以便为预测和控制行为服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所采纳的是心理决定论,任何一个心理现象,无论其多么琐碎和细微,都是有原因的,都反映了潜意识的欲望和追求;人本主义心理学也难以摆脱决定论的制约,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那里,人的一生都被一种“类似本能”的自我实现潜能所决定;所有的学习理论,心理治疗方案、教育和干预策略无一不是以发现决定行为的因素作为前提和基础。可以说,决定论原则贯穿于现代心理学的始终。

还原论也是经典自然科学的方***之一。还原论的观点可追溯至欧洲中世纪奥卡姆(Ockham,1290~1349)的思想。奥卡姆认为,对于某一现象或事件的最好的解释是那些最简单、需要最少假设的解释,任何多余的和累赘的假设、概念、理论都应尽可能地予以排除。后来,人们把这一思想称为“奥卡姆剃刀”。遵循奥卡姆的原则,科学的解释应该是越简单越好,任何复杂的现象在其最基本的水平上都可以被归结为某种更为简单的现象。这种思想贯彻到心理学中,出现了所谓的“吝啬原则”,即对于心理现象的解释应该越简单越好,尽量不使用目的、情感、意识等词汇,而应该使用刺激、反应、接纳、向性等等概念。总之,复杂的心理现象应该进行归并和还原,在更为简单的水平上得到解释。

现代心理学以各种形式承袭了还原论的原则。早期的行为主义把行为还原为刺激和反应,刺激无论多么复杂,最终可归结为某种物理化学的事件;反应则最终可还原为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也具有物理化学的性质。所以,在行为主义那里,行为不过是由一种物理化学变化所导致的另外一种物理化学变化。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认知过程比拟为计算机的符号操作过程,认为复杂的认知过程不过是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社会生物学则认为复杂的社会行为可以在基因的水平上得到解释。总之,形形色色的还原论泛滥成灾,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大特色。

与决定论和还原论有关的另一个基础假设是机械唯物论。经典自然科学在牛顿物理学定律的指导下,倾向于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运行和谐的机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部分都按照自然的规律像一部机器那样和谐运转。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更进一步,认为动物也是机器,并以机械运动的方式描绘了反射的过程。另一位哲学家拉美特利把这一思想运用到人类领域,提出“人是机器”的观点。行为主义承袭了机械唯物论的思想,认为人就像一台“自动机”,刺激引起反应,反应相当于一定的刺激。所以,控制了刺激也就控制了人的行为。认知心理学在其本质上也建立在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上:“尽管所谓的认知***取得了许多进步,但是机械论和还原论的痼疾仍困扰着我们,就像相对论出现之前的物理学。仔细的观察你就可以发现一台机器――这次是一台多用途的计算机――处于灵魂的深处”。(注:Bevan,W.,1991,p.476.)

经典自然科学始终坚持,物质世界尽管丰富多采,但在本质上都是由共同的元素组成,分析和发现这些元素,确定这些元素的组合规律构成了各门自然科学的主要任务。心理学在接纳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时,也接纳了这种元素论的基础假设。因此,寻求心理或行为的元素,确定心理元素或行为元素的结构和组合规律,就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心理学家期待着有一天能像化学家那样,以元素周期表的方式解释心理和行为的元素。虽然这种元素主义的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这种思维方式仍处处表现在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难以彻底根除。

从一方面来说,经典自然科学所赖以维系的这些基础假设同它所处的时代、生产发展的水平、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程度是一致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经典自然科学的这些基础假设同它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换句话来说,经典自然科学家是根据他们对所研究的对象――物质世界――的认识确立这些假设,选定研究方法,规范研究程序。而现代心理学在采纳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接纳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的时候,不是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而是在一种摆脱传统思辨的形而上学欲望的推动下,根据实证主义哲学的要求而进行的一种选择。美国心理学家科克(S.Koch)早在1959年就指出,心理学是一个奇怪的学科,它不是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模式和程序,在心理学确立要研究的东西之前,它的研究方法和程序就已经存在了。这恰恰是现代心理学的悲剧之所在:它的一切标准都是外在的,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程序和模式,而是为了满足作为科学的标准。自然科学是根据它所要研究的问题确立方法的,而心理学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像自然科学看齐。它不管自己要研究什么,只要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就足够了。这种对自然科学的盲目崇拜是造成现代心理学困境和各种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现代心理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破碎。***和破碎的原因有多种,究其根源还在于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心理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在研究自然现象方面是有效的,但在应用到心理现象的研究时就出现了问题。心理现象的社会文化属性使得它不可能轻易地归入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面对自然科学模式研究心理现象的困难,一些心理学家削足适履,满足自然科学的要求;另外一些心理学家掩耳盗铃,回避问题的存在;部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学科借鉴不同的方法,各自形成不同的研究取向,导致了学派的***。元素论模式则使得心理学家把关注的重心放在细小的问题上,完整的心理现象被分割成互不相干的碎块,心理学的***和破碎因而在所难免。

心理学的个体主义倾向同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取向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物质世界不同于人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它不因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也不会因研究者态度的不同而不同。闪电就是闪电,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面对任何研究者,闪电的性质都不会改变。但心理现象不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条件,人们的心理特征不同,而且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的特征,当面对不同的研究者时,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心理学在采纳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时,没有考虑研究对象的差异,把心理现象当成自然现象来进行研究,试*像自然科学那样,对某一现象进行控制,排除其他条件的影响,以因果决定论的模式,使用还原的方法,寻找心理和行为的决定因素。这样一来,排斥文化影响,从个体本身寻找行为原因的个体主义倾向就不可避免了。

脱离日常生活也是由于心理学错误地接受了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所致。心理学家在确定研究的问题之前,方法已经确定了,即必须使用经验自然科学的方法。因为科学哲学教导他们只有使用经验自然科学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可靠的。换句话说,心理学研究什么问题不是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而是根据方***的要求,以现有的方法能研究哪些问题,而不是需要研究哪些问题。“测量先于存在”、“方法先于问题”,可被量化、操作化、客观化的问题才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不是。这样一来,心理学研究必然脱离日常生话,脱离社会实践的要求。

三、出路:科学观的转变

种种事实表明,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境在其根基上皆由于错误地采纳了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这种科学观和方***在研究自然现象方面有它的合理性,并且取得了成功,但是当心理学家在一心一意摆脱哲学的愿望驱使下,在“物理学的殷羡”推动下,不加思索地把这种研究模式应用于人的研究时,其局限和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因为人虽然源于自然,但人超越了自然。心理现象虽然有其自然的一面,但人的心理和意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超越了产生它的物质,是高于自然现象的精神现象,其本质是它的社会文化属性。因此,研究人的科学不同于研究自然的科学,两者分属不同的领域。心理学若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其出路只有摆脱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的困扰,确立适合于意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

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许多思想家早就意识到研究人的科学同自然科学的区别。狄尔泰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狄尔泰更多地应属于哲学家,但他在心理学方面有许多建树,甚至撰写了《描述的心理学》一书。狄尔泰区分了两种科学,即精神科学(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精神科学以心理学为基础,同自然科学一样也是严格的、合理的科学模式;自然科学使用客观的量化方法,其基本取向是解释(explanation),即发现因果关系;精神科学则使用质化的描述方法,其基本取向是理解(understanding)。从这种观点来看,心理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但心理学并没有脱离科学,而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科学。早期的德国心理学家布伦塔诺针对实验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取向明确提出,心理现象不同于物理现象。心理现象具有意向性,即总是有所指向,包含着自身之外的一个对象,而物理现象不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同于物理现象的研究。即使作为布伦塔诺的对立面的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作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者,也不是一个自然科学模式的彻底崇拜者,他也意识到自然科学方法在研究意识方面的局限性,因而提出以带有人文科学色彩的民族心理学弦补实验心理学的不足。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则更是大声疾呼不能以研究物的方式研究人,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应该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然而,这些与自然科学取向不同的“他者的声音”没有引起主流心理学的重视,自然科学取向占据了优势的地位,成为“强势话语”,而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学家成为“边缘群体”,主流心理学在自然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导致现代心理学诸多的困境和问题。

现代心理学若要摆脱目前的困境,解决面临的问题,只有在改造主流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上下工夫,进行一场“范式”的***。经典自然科学的科学观和方***是建立在实证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这种科学观和方***仅仅是多种形式的科学观和方***中的一种,并非科学观和方***的全部。而且这种科学观和方***所适应的是传统自然科学的研究,现代自然科学早已超越了实证主义的传统,确立了新的基础。因此,这种过时的科学观和方***根本不可能作为带有人文科学色彩的心理学的基础,心理学只有依据自己所研究的问题,根据研究对象――活生生的人和人的经验世界――确立自己的研究程序和模式,才能实现科学观和方***的转变。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的经验世界。经验世界有这样几个维度:一是它的原初特征,即这种经验先于任何反省和推理,是未受触动的心理状态,包含着情感、直觉、想象等心理活动;二是它的整体特征,即经验世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就像实用主义心理学家詹姆士所说的意识流,它是一个整体的流动,虽然可以从中抽取不同的主题,但各个主题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组成一个经验的“格式塔”;三是它的意向特征,即布伦塔诺所说的意向性,经验世界总是和经验世界之外的某个对象相联系的,有时经验世界也以自身为研究对象,但是当它把自身作为对象时,自身是外在于自己的;最后一个维度是,当经验世界成为研究对象时,经验世界包含了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有关经验世界的知识的一个部分。经验世界的这些维度决定了它不同于物理世界,也决定了研究经验世界的心理学和研究物理世界的自然科学的本质不同。

物理世界是逻辑的、规律的、决定和被决定的,有因果关系可循,可以采取统一的模式。而经验世界有时像物理世界那样,但更多的时候往往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无规律可循的,因此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采取统一模式,在全体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和谐的研究。经验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心理学研究模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在一个后实证主义的时代里,心理学应该从现象学、释义学、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等不同的哲学取向中吸取不同的科学观和方***观点,形成一个多元的、互补的科学观和方***。

当我们主张一个多元的科学观和方***时,并不意味着鼓励心理学家在缺乏共同性的基础上走向多极化。相对主义的科学观是不可取的,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也不适宜作为心理学的“游戏规则”,那种视所有的理论观点都是合理的、正确的和平等和相对主义观点只会导致心理学的进一步***。尤其是在心理学***危机加深的今天,心理学科尤其需要共同的规则或基础,需要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站在这个共同的出发点上,通过多样化的方法,使用多元化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去达到认识心理和行为本质的目的。因此,这种科学观不是一元的、极权的、统一的,而是多元的,有时不同成分之间可能还是冲突的,因为“对现实主义的多元论来说,冲突具有潜在的建设性意义,这些冲突通过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而得到解决”。(注:Pedersen,P.,2001,p.18.)同时,这种多元化的科学观又有着一个共同基础,多元成分之间是互补的、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和不相容的。现代心理学所需要的是一种开放的态度,一个站在人文科学基础上的以理解经验世界为基本目标的多元化科学模式。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多元化的科学模式需要多元化的方***,需要多种适合经验世界研究的多元化方法。传统上,现代心理学在自然科学取向的驱使下,把经验自然科学的观察、实验、量化方法作为惟一的科学方法,排斥其他方法的运用,认为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才是“真理”。科学哲学的发展已经动摇了这种信念的基础。库恩的范式论表明,知识主张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这一范式内是正确的,运用到另外一个范式中就可能是错误的。用库恩的观点来解释,所谓的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换句话说,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表明,客观量化的方法虽然一直伴随着主流心理学的演变和发展,但这种方法并没有统一整个心理学,相反,却给心理学带来了诸多的困境和问题。所以心理学应改变它的方***观点,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只要这种方法有利于对精神生活的理解。

多元化的方法可以促进我们对复杂的经验世界的全面理解。单一的经验科学的方法往往限制了人们认识问题的方式,心理学中的许多问题是客观方法所不能解决的。如果我们坚持认为只有使用客观量化方法才是科学的,并因此而排斥对现象的研究,那么心理学就只能停留在“科学”的范围内,永远脱离现实生活。心理学家应认识到,质化的、描述的方法并非主观、随意的,“尽管包括现象学、释义学、民族学、个案研究等的方***并不意欲形成有关生活世界的客观定律,但它们的确努力反映生活世界的本质和意义结构”。(注:Schneider,K.,1998,pp.277~289)这类研究对心理学作出的贡献并不比客观、量化的方法逊色,著名的例子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马斯洛根据自己的成长过程,从朋友、老师、历史人物那里收集资料,通过质化的分析,形成了自我实现的理论,这一理论同他的需要层次论一起对人格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常的情况是,一种方法适合于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另一种方法适合于对另外一种现象的研究,即方法总是使自己适合于对象的某一方面,易于揭示问题的某一侧面,而难以揭示问题的所有方面。就质化的研究方法来说,在描述人们的心理体验方面,它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这种方法对心理体验的生物关联因素,如生物电反应、激素分泌水平等等却一无所知。所以若要对人们的心理体验有全面的了解,至少需要质化和量化两种方法的结合。“在这种意义上,那些坚持方***多元化的科学家通过多样化方法的使用,可以对心理生活的各个侧面有所了解,可以提供一个有关心理现象的更为全面的叙述”。(注:Yanchar,S.and Slife,B.,1997,p.246.)

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篇2

【摘 要】

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历史只有百多年,其许多理论已成为某些高新技术的重要知识基础。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心理学在认知心理学和认生物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知神经科学等领域中,基础与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展望21世纪,可以预见到中国的心理学可以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

心理学;困境;展望;常规科学;大数据

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心理学于19世紀末传入中国。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它受到了两次巨大的破坏性冲击。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我国心理学得到了稳定而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固定规模的科研队伍和科研机构。目前,全国共有5个研究机构和17个心理学系,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心理学的心理学工作约有50人。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加入了国际心理学科联合会,先后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心理学界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和交流关系。同时,中国获得了授予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的主办权。中国心理科学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同行们都期待着中国心理科学的未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高,心理科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科技部已将心理学列为21世纪的重点学科之一。[1]

二、大数据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

心理研究一般是关于某一研究行为的,根据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一种先入为主的假设,然后对假设进行检验,最终接受或否定假设。这一研究过程基本上是一种先验的研究逻辑。也就是说,在研究成果之前,先对研究结果进行假设,然后对假设进行验证。正如著名的统计学家费舍尔曾经指出的那样,“可以说,每一实验的存在,仅仅是为了给事实一个反驳虚无假设的机会。”他的研究的基本思想是概率反证。也就是说,如果虚无的假设是真实的,它导致了违背逻辑或人们的常识和经验的不合理现象的出现,那么它就不能接受虚无的假设。如果不导致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就必须接受虚无假设。这种先验逻辑导致了研究过程中只分析有限的数据,从而推广了整体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这种逻辑规则。在本研究中,不需要先验假设,而是一种后验过程,它具有自下而上的概括归纳,完全避免了概念驱动的步骤,直接从数据中得出结论,是一个数据驱动过程,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目的是阐明自然界的规律和关系。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人们总是希望弄清心理学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难题。在传统的研究中,通常采用抽样、调查和推理来判断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结论的操作需要非常谨慎。大数据遵循后验逻辑顺序,从大量数据中得到的结果进一步扩展到实际情况以加以验证,或者可以在实验室进行进一步严格的测试。为了验证大数据的结果,研究者更容易判断社会心理学中的因果关系。[2]

三、从范式更替看心理学研究发展的缺陷

(一)历来对人性问题解释的争议循环不息

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性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最重要的是四大争议:

(1)身心关系问题,无论是一个实体还是两个实体,如果是一个实体,该实体的主要运作是什么;如果是两个实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已演变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的争论,至今仍在继续。

(2)天性与教养问题,所争者为人性特质决定於生前抑或生后;由此问题演变成迄无定论的遗传与环境孰重之争。

(3)知识的来源问题,即人的知识来源于人的天赋或者后天的经验,从这一问题演变而来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反复循环争议不休。

(4)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自由意志是18世纪的浪漫主义哲学思想,与决定论相反,被争议者的行为是由***性抑或是外力决定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演变成是否可以用自然因果律来研究人性的争论问题。正是由于自古以来关于人性的争论层出不穷,所以人性的心理学理论一直是不同的,如哲学心理学时代,科学心理学的时代是一样的。

(二)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研究依然理论分歧

第一种以冯特结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学派,在20世纪初很快受到其他不同思想流派的攻击,导致20世纪初期学派对立的局面。从历史渊源看,各学派的思想来源于上述四个论争:结构主义的目的是探索身心关系的中身体方面以生理为基础的感觉历程;功能主义旨在探讨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在自然和教养问题上的作用,格式塔心理学旨在从理性主义的观点探索知识的来源,从整体主义的角度探讨身心之间的关系。行为主义旨在探讨后天环境对自然和教养问题的影响以及自由意志和决定论问题中的外部决定因素,而心理分析则旨在探讨自由意志和决定论问题中的内在决定因素。20世纪30年代以后,虽五种学派对立局面逐渐消失,但不同心理学理论的分歧仍在继续,不同之处只是从原来的敌视向和平共处的转变。[3]

四、我国心理学的未来与展望

在当前科技发展展览的推动下,心理学的一方面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另一方面又对内部各学科的内部分支进行了划分和综合,使心理学研究已经深入开展。这种多学科交叉、多层次整合的特点,不仅拓宽和深化了自我研究研究,而且拓展和深化了这种多学科交叉、多层次整合的发展。也被推广到其他相关科学发展展览。中国心理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可概括如下: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仍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从研究的广度来看,对各个领域的研究不平衡,如对幼儿心理理发发展的研究仍然较少;在道德发展方面,对道德发展的认知因素研究较多,对道德发展的情感和行为因素的研究较少。从研究的深度来看,虽然有一些研究领域,如认知发展,已经开始研究心理的发展机制,与国际水位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有很多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处于描述层面,如社会发展。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交叉断层研究较多,纵向跟踪研究较少,定量分析研究较多,定性分析研究较少。这些问题都是未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还需发展和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中的心理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道德教育的培养等。

为了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的发展和教育心理应更加关注这些问题。在我国,早期教育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早期教育中的许多心理问题还不清楚。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改变了教育模式和人们的生活。这将对儿童、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产生什么影响,如何利用这一积极影响,防止负面影响的产生,将对我国国家发展与教学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挑战。此外,中国儿童智力的发展及其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的优异表现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世界上发表的许多跨文化研究都证实了这一事实。这可能与我们的传统认知理论和优秀教育体系有关,值得我们总结。

(二)生物心理学

目前,生物心理学的研究已经从对经典的刺激一反应公式的研究,到对脑功能的简单定位的研究,转向对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这些行为是从细胞和分子机制,或从细胞的基本活动,析因和子事件来探讨心理与行为模式。心理学与生物科学、医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应采用多种高新技术,为深入了解脑功能及其与行为的关系显示出乐观的前景。需要开展的基础研究包括心理神经免*学,即研究脑、行为与免*的相互作用;行为神经科学与环境记忆、情感情绪、易怒事件、人格易感性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生物心理学研究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例如,为了找出与不同心脏疾病相关的病因,这类研究的内容包括:基本遗传数据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脑和精神障碍的关系、导致心理障碍的遗传*潜素、导致精神障碍的基本行为因素、人类心理健康的时钟基因、认知和构建心理障碍的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等。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大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如知觉、注意力、记忆、言语、行为和情感。所有这些先进的心理活动都与心理健康以及心理疾病有关,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阐明书身心交互作用的原理及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

(三)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惊人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必须符合信息***的历史要求。认知心理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一是复杂信息的处理和加工。各种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每天为个人和组织提供大量信息,如何更有效地处理这些信息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组织的运作至关重要。在一个真实的背景下,研究如何知道、使用许多复杂的信息,以及人和机器如何更好地互动。这将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第二是人机交互。现代工业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在新型机械设备条件下,有必要研究人类认知和锻炼活动的变化特征。同时,有必要根据人类心理学的特殊性,研究如何设计出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新机器。加强人机交互研究,有助于提高我国工业设计、航空工程、信息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这是时代和国家对我们心理学家提出的要求。[4]

意识与大脑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科学和哲学问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认知神经学直接使用无创活体技术对人类复杂神经通路进行研究,有望揭开意识与大脑之间关系的奥秘。我国政府已将认知科学纳入“十五”规划中最重要的发展课题之一。来自不同领域的一些科学家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这将极大地推动我国认知研究的发展。

五、总结

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作为国家知识创新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传播心理知识,应用心理学成果,是时代赋予我国心理学家的艰巨任务。心理学的知识创新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创新能力,而且创新能力也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的成功也将推动其他学科的创新和全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兴.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心理科学,2002(5):591-596.

[2]張建涛李美华.大数据背景下的心理学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9):151-153.

[3]杨玉芳.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2003(3):141-144.

[4]叶浩生.当代心理学的困惑与争论[J].社会科学,2006(6):177-183.

怎么叠金元宝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怎么叠金元宝

学习

退路与出路话题作文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退路出路的作文400字,内容包括退路与出路话题作文800字,年轻小伙返乡是退路还是出路,没有退路就是最好的出路阅读。退路与出路优秀作文(精选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

学习

考不上大学的出路在哪里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考不上大学的出路,内容包括考不上大学的出路在哪里,考不上大学的出路可以学表演吗,考不上大学的出路是什么。考不上大学的出路升学考试是一场选拔赛,有人金榜题名,有人落榜。落榜后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就算落榜,我们也能进一步

学习

儿童学芭蕾的好处与坏处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芭蕾的好与坏,内容包括儿童学芭蕾的好处与坏处,儿童学芭蕾的好处,儿童学习芭蕾需要软和力量吗。儿童芭蕾的好与坏儿童通过芭蕾的训练可以再未来的身体发育中曲线变得更美,身心健康活动,增强体质,性格开朗,气质高贵。下面就

学习

用出路造句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出路怎么造句,内容包括用出路造句,出路的意思及造句,出路造句。出路怎么造句造句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

学习

中年男人坏坏的撩人情话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坏坏的撩人情话100句一问一答,内容包括中年男人坏坏的撩人情话,女人坏坏的撩人情话100句,撩人情话短句5字以内。坏坏撩人的情话让人脸红心跳(精选90句)情话是指男女间所说表示爱情的话。可以增进情侣之间的感情。下面是整理的

学习

怀念逝去亲人的句子简短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怀念逝去亲人的句子,内容包括怀念逝去亲人的句子简短,怀念逝去亲人的句子精选50句,怀念逝去亲人的句子60句。怀念逝去亲人的句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

学习

清明怀念亲人的伤感句子

阅读(145)

本文为您介绍清明怀念亲人的句子,内容包括清明怀念亲人的伤感句子,清明对逝者怀念的句子,清明怀念亲人简单句子。清明怀念亲人的句子导语:清明雨是我的泪水,清明的风筝是我的思念;就让风筝飞向天堂,它会带着我的思念温暖你的灵魂;就让雨水回

学习

我的好邻居三年级作文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好邻居作文,内容包括我的好邻居三年级作文,好邻居作文开头,关于好邻居的英语作文。好邻居作文(通用32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

学习

就像造句怎么造二年级

阅读(180)

本文为您介绍,内容包括就像造句怎么造二年级。...就像....造句怎么造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句子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就像....造句怎么造,希望能够帮

学习

我的好邻居作文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好邻居作文,内容包括我的好邻居1000字作文,我的好邻居作文400字优秀,关于好邻居的作文800字。我的好邻居作文(精选109篇)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

学习

我的好邻居作文优秀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好邻居作文,内容包括我的好邻居作文400字优秀,我的好邻居1000字作文,我的好邻居作文300个字。我的好邻居作文(通用5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

学习

好邻居的童话故事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好邻居精选,内容包括好邻居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好邻居,中国好邻居童话故事。好邻居童话故事(精选12篇)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

学习

又什么又什么造句怎么造三年级

阅读(337)

本文为您介绍又什么又什么造句怎么造,内容包括又什么又什么造句怎么造三年级,用又什么又什么造句大全,又什么又什么造句子怎么造。又什么又什么造句怎么造又什么又什么造句怎么造(精选50句)造句是指用词语组织句子。今亦以指初等学校语文

学习

幼儿园中班好邻居教案反思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园中班好邻居教案,内容包括幼儿园中班好邻居教案反思,幼儿园中班数学好邻居教案,幼儿园中班谁是他们的好邻居教案。幼儿园中班《好邻居》教案中班教案《好邻居》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验角色扮演的

学习

退路与出路话题作文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退路出路的作文400字,内容包括退路与出路话题作文800字,年轻小伙返乡是退路还是出路,没有退路就是最好的出路阅读。退路与出路优秀作文(精选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

学习

考不上大学的出路在哪里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考不上大学的出路,内容包括考不上大学的出路在哪里,考不上大学的出路可以学表演吗,考不上大学的出路是什么。考不上大学的出路升学考试是一场选拔赛,有人金榜题名,有人落榜。落榜后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就算落榜,我们也能进一步

学习

用出路造句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出路怎么造句,内容包括用出路造句,出路的意思及造句,出路造句。出路怎么造句造句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

学习

寻找出路励志的句子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寻找出路励志文章,内容包括寻找出路励志的句子,寻找出路美文,迷茫期寻找出路的美文。寻找出路励志文章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不管多厉害的人都读不懂,学不精,进而形成一个独立学科“成功学”。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寻找出路励

学习

以寻找出路为话题作文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以出路话题1000字作文,内容包括以寻找出路为话题800字作文,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作文,不留退路才有出路话题作文。以出路为话题的作文(精选28篇)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尤其是在写作中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话题作文,话

学习

出路的意思及造句

阅读(270)

本文为您介绍出路怎么造句,内容包括出路的意思及造句,出路造句,用出路造句。出路怎么造句造句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

学习

如何系统学习心理学流派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内容包括如何系统学习心理学流派,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心理学的现状和历史。现代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西方心理学偏重于科学主义研究的取向,忽视了人文取向的研究,从而使得心理学陷入了"文化危机".因此

学习

出路怎么造句子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出路怎么造句,内容包括出路怎么造句子,用出路造句,出路造句。出路怎么造句造句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