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止谤原文翻译及赏析

召公谏厉王止谤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召公谏厉王止谤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译文一

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责骂他。邵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已不堪忍受暴虐的***令啦!”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敢于指责自己的人,一经巫者告密,就横加杀戮。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表达内心的愤恨。

周厉王颇为得意,告诉邵公说:“我能制止毁谤啦,老百姓再也不敢吭声了。”邵公回答说:“你这样做只能堵住人们的嘴。可是防范老百姓的嘴,比防备河水泛滥更不易。河道因堵塞而造成决口,就会伤害很多人。倘使堵住老百姓的口,后果也将如此。因而治水者只能排除壅塞而加以疏通,治民者只能善于开导而让人说话。所以君王在处理***事上,让三公九卿及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史籍,少师诵读箴言,无眸子的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能纷纷进谏,平民则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子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内亲外戚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年长的师傅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事得以实行而不背理。老百姓有口,就象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象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以用嘴巴发表议论,***事的成败得失便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去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去预防,这样社会的衣食财富就会日益丰富,不断增加。人们心中所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朝廷以为行得通的就照着实行,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又能堵多久呢?”

周厉王不听,于是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译文二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注释

(1)厉王:周夷王之子,名胡,前878至前842在位,共三十七年。

(2)国人:居住在国都里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

(3)邵公:名虎,周王朝卿士,谥穆公。邵,一作召。

(4)命:指周厉王苛虐的***令。

(5)卫巫:卫国的巫者。巫,以装*弄*为职业的人。

(6)弭(mǐ米):消除。

(7)障:堵塞。

(8)为川者:治水的人。

(9)宣:疏导。

(10)天子:古代帝王的称谓。

(11)公卿:指执***大臣。古代有三公九卿之称。《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九卿指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列士:古代官员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统称列士。位在大夫之下。诗:指有讽谏意义的诗篇。

(12)瞽(gǔ鼓):盲人。因古代乐官多由盲人担任,故也称乐官为瞽。

(13)史:史官。书:指史籍。

(14)师:少师,乐官。箴:一种具有规戒性的文辞。

(15)瞍(sǒu):没有眼珠的盲人。赋:有节奏地诵读。

(16)曚(méng蒙):有眼珠的盲人。瞍曚均指乐师。

(17)百工:周朝职官名。指掌管营建制造事务的官员。

(18)庶人:平民。

(19)亲戚:指君王的内外亲属。

(20)耆(qí其)艾:年六十叫耆,年五十叫艾。这里指年长的师傅。修:整理修饰。

(21)悖(bèi倍):违背道理。

(22)原隰(xí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井衍沃”。疏:“衍沃并是平美之地。衍是高平而美者,沃是低平而美者,二者并是良田。”

(23)兴:兴起、表露之意。

(24)阜:丰盛。

(25)夫(fú扶):发语词,无义。

(26)与:语助词,无义。一说为“偕从”之意,句谓老百姓跟从你的能有多少?亦通。

(27)国人:“国”下原无“人”字,据别本补。

(28)三年:周厉王于公元前842年被国人放逐到彘,据此邵公谏厉王事当在公元前845年。

(29)乃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于是:从,从这里。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赏析:

《召公谏厉王弭谤》在结构上是谏因、谏言、谏果的三段式。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体现了《国语》的一般特点。但文章的开头结尾却仍有独到之处。

文章开头,妙语传*。“厉王虐,国人谤王”,寥寥七字,胜于千言。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谤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垒分明,一开篇便展现给读者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谏的缘由,也为厉王的可悲下场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如千钧之力,又将矛盾推向高潮,且把这位暴虐无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结尾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开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语真乃*来之笔,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其实高压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喷发前的*寂。结尾“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这是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在凝聚力量。终于火山喷发,国人***,厉王被逐,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何其复杂的斗争。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写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个字,对厉王是何等轻蔑,而留给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就使***策、***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题解

中国古代历史家在记述历史事件时,有尚实录、寓褒贬的优良传统。他们往往忠于历史真实,并从那些孤立甚至偶然的事件中,去挖掘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以供后代统治者借鉴。《国语》这篇文章记载了周厉王被逐的过程。召公亦作邵公。周厉王执***时,由于残暴无道,遭到人们的谴责,然而他非但不思改弦易辙,反而采取高压手段堵塞舆论的批评。结果,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起反叛的旗帜,把他从国君的宝座上拉了下来。它告诉人们一条真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即是说,如果统治者滥施暴***,且又堵塞言路,终将自食其果。全篇文字简洁,叙述有条有理,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

文言知识

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以告,则杀之。(介词,按照、依据)

(2)道路以目。(介词,用)

(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4)三年,乃流王于彘。(介词,到)

二、一词多义

1、失其所与,不知(帮助)

2、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赞许)

3、秦伯说,与郑人盟(和)

1、或以为*,或以为亡(《陈涉世家》)(认为)

2、以告,则杀之(依据,按照)

3、是以事行而不悖(因为)

4、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所以”固定结构, 用来……的办法)

1、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如同,好像)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尚且)

3、犹得备晨炊(《石壕吏》)(还、仍)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流动)

2、三年,乃流王于彘(放逐、流放)

3、三教九流(流派、派别)

三、文言句式

1、防民之中,甚于防川(状语后置句)

2、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判断句)

3、长于臣(状语后置句)

4、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状语后置句)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典故

作为太史,左丘明非常关心国家***事,积极参***议***。如鲁定公想任命孔子为司徒,打算找三桓进行商议,事先征求左丘明的意见。左丘明说:“孔子是当今的大圣人。圣人一当***, 犯错误的人就很难保住自己的官位。您要任用孔子,却又想和三桓商量,他们怎会支持您的主张呢?”鲁定公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同意?”左丘明笑了笑,回答道:“从前,周朝有个人很喜欢毛皮大衣,同时也很喜欢美味肉食。他想做件价值千金的皮大衣,于是就去和狐狸商量,直接向狐狸索要皮毛;他想办桌味道鲜美的牲祭,于是就去同羊儿商量,直接向羊索要羊肉。话还没说完,狐狸和羊儿便都躲藏了起来。因此,五年过去了,这人一件皮大衣也没做成;十年过去了,一次牲祭也没做上。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周人的谋略不对。你打算任命孔子为司徒,却召集三桓来商量,这同与狐狸商量做皮大衣、与羊儿商量做牲祭是同一个道理。”

左丘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孔子主张削弱三桓,加强君权,曾向鲁定公提出“堕三都”的建议。“三都”指三桓的三个据点:季孙氏的费邑、叔孙氏的睩邑和孟孙氏的成邑。“三都”是三桓对抗公室的私有据点。由于三桓住在国都,封邑由家臣掌管,因此“三都”对三桓本身来说同样也是一种威胁。孔子通过游说曾一度使鲁公拆掉了叔孙氏的睩邑,如此这样,三桓怎么会支持鲁定公任用孔子呢?左丘明冷静地看到了三桓与孔子之间的矛盾,所以当鲁定公征求自己的意见时,他便用两个寓言故事比喻说明,建议避开三桓直接任用孔子。于是,鲁定公听从左丘明的建议,没经三桓同意就直接任命了孔子。

影响

左丘明的品行和对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左丘明逝世不久,人们即将他著述过的地方称作“左传精舍”,予以保护,并代有修葺。

汉初,肥城置县伊始,就在县城兴建了“左传精舍”,并立重修碑以志。公元1~6年(汉平帝时),《左传》初立学宫。公元25~56年(东汉建武年间),《左传》复立。《后汉书·郑兴范升、陈元、贾逵、张霸列传》载:陛下知丘明至贤,亲受孔子,而公羊传谷梁传闻于后世,故诏立《左氏》。晋夏侯湛赋诗赞左丘明曰:“世乱谗胜,君子道忧。丘明达圣,致志《春秋》。微言逃难,旁行不流。庶几斯文,希志训猷。”

公元637年(唐贞观二十一年),太宗李世民颁《左丘明等二十一人配享孔子庙诏》,封左丘明为“经师”,从祀文庙。左丘明后裔为此植槐纪念,称“谢唐槐”。1008年(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赵恒,追封左丘明为瑕丘伯,授其四十七代孙丘芳衣巾,以主祀事。翌年,平阴县令王讽重修“左传精舍”并立碑详述追封之事。1111年(***和元年)宋徽宗赵佶封左丘明为中都伯。宋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丁谓亦诗赞左丘明曰:“猗欤左氏,闻道素王。依经作传,微旨用彰。词有余韵,人镣末光。庆封锡壤,广鲁之疆。”

元集贤大学士致仕李谦、翰林承旨张起岩均曾为左丘明赋诗作赞,或曰其“文章史学之治”,或称其“盲於目而不盲目于心者”。1371年(明洪武四年)肥城知县丘明后裔丘思齐重修“左传精舍”。1530年(嘉靖九年)明世宗朱厚璁追封左丘明为“先儒”,敕建墓门坊,并亲书“先儒之墓”。1642年(崇祯十五年)明毅宗朱由检敕封左丘明为“先贤”。肥城知县王惟精与左丘明第六十四代孙丘云特辑订《左传精舍志》。《左传精舍志》设遗像志、本传志、祠墓志、艺文志、谱系志等五卷,1741年(清乾隆六年)增 辑本现存于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档案馆。

清左丘明六十八代孙丘行键与六十九代孙丘玉洁捐资七千余两重修县学宫、痒门,咸丰皇帝书赠“敦崇名教”,以旌表其行。袭封衍圣公、孔子第七十代孙孔广启题赠“承先卫道”匾。

1725年(清雍正三年),为避孔丘讳,上谕除“四书”“五经”外,凡丘均加“邑”部为“邱”,丘明及其后裔的丘字均改写为“邱”。民初,丘氏后人闽杭清举人丘荷、台湾清进士丘逢甲认为雍正所为不公,呼吁去“邑”复“丘”,还祖先本来姓字。丘氏族人闻者纷纷响应,恢复了“丘”姓,而未闻者则仍沿用“邱”字至今。因此,丘与邱本是一姓,都是左丘明的后裔。1751年(乾隆十六年),清礼部重新确认丘明之谪孙为世袭奉祀生,并赐祭田18亩。

左丘明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孔子与其同好恶,称其为君子,是一位品德高尚,值得尊敬的先儒、先贤。左丘明的著作及其学术思想是儒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作为一部记述详备、论述精辟的编年史,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价值,又是一部著名的***事著作,是中国历史经典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召公谏厉王止谤原文翻译及赏析

知识

次北固山下优秀教案精选

阅读(92)

本文为您介绍次北固山下优秀教案精选,内容包括次北固山下翻译教案,次北固山下教案,次北固山下诵读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整理的次北固山下优秀教

知识

湖心亭看雪获奖教案精选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湖心亭看雪获奖教案精选,内容包括湖心亭看雪教案全国一等奖,湖心亭看雪微课教案,湖心亭看雪试讲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

知识

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及赏析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及赏析,内容包括行路难其一李白怎么快速背,李白行路难其一的深度解析,行路难其一李白完整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

知识

精选北京科技馆作文精选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精选北京科技馆作文精选,内容包括北京科技馆400字作文大全,玩得真开心去科技馆作文三年级,游科技馆作文400字四年级。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

知识

9月去北京天气怎么样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9月去北京天气怎么样,内容包括北京天气15天气预报,天气北京24小时预报,9月份去北京天气怎么样。北京作为首都,也是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不少人旅游的时候北京是首选之地,不过去北京的话,有的人会担心天气不好影响游玩,下面是精心整

知识

烟台旅游注意事项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烟台旅游注意事项,内容包括烟台旅游注意事项有哪些,烟台旅游景点大全,大连烟台旅游攻略。暑假来临,市民出游的热情不断增强,很多学生家长也带孩子报名参加各类亲子游、夏令营等系列旅游活动。为了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以下

知识

去烟台旅游的作文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去烟台旅游的作文,内容包括去烟台旅游的作文350字,假期去烟台旅游作文500字,去烟台旅游的小作文怎么写。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

知识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原文赏析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原文赏析,内容包括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赏析,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朗诵,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作品。这是一首客旅之词。下面是整理的关河令

知识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和翻译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和翻译,内容包括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性默写题,谏太宗十思疏课文讲解,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翻译对照。《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下面是为你

知识

慢生活的唯美句子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慢生活的唯美句子,内容包括猫味慢生活的唯美句子,享受慢生活的唯美句子朋友圈,旅行慢生活唯美句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你知

知识

关于爱情的古诗

阅读(9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爱情的古诗,内容包括关于爱情悲伤的古诗,关于爱情的唯美句子古诗,20字的古诗关于爱情。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知识

关于烧烤的搞笑语句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烧烤的搞笑语句,内容包括烧烤押韵语句,烧烤的句子经典语句,烧烤涮肚的押韵语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好的句子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

知识

浪漫表白诗句大全

阅读(115)

本文为您介绍浪漫表白诗句大全,内容包括浪漫表白诗句,古代人表白的诗句,表白的诗句藏头诗。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什么样的诗句

知识

国庆节美食朋友圈文案精选120条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国庆节美食朋友圈文案精选120条,内容包括国庆节美食朋友圈文案文艺,国庆节美文摘抄,国庆节旅游文案朋友圈。随着社交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人青睐于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文案,文案用于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那什么样的

知识

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及赏析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李白《行路难》其一 译文及赏析,内容包括行路难其一李白怎么快速背,李白行路难其一的深度解析,行路难其一李白完整版。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

知识

《山居秋暝》的全诗及赏析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山居秋暝》的全诗及赏析,内容包括《山居秋暝》全诗翻译赏析,山居秋暝整首诗赏析,王维山居秋暝解读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

知识

徐元杰《湖上》原文及赏析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徐元杰《湖上》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湖上徐元杰翻译及赏析,湖上古诗宋徐元杰讲解,湖上徐元杰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

知识

《东武吟》原文及赏析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东武吟》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东武吟原文,东武吟全文及翻译,寒食野望吟原文翻译及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

知识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及翻译

阅读(77)

本文为您介绍《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全文赏析,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翻译赏析。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为宋代儒客文

知识

促织原文翻译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促织原文翻译,内容包括促织原文翻译400字,促织原文翻译及赏析,促织原文翻译蒲松龄。《促织》是清代文言短篇寓言故事,蒲松龄撰,出自《聊斋志异》。下面是整理的促织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知识

李商隐《乐游原》古诗赏析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李商隐《乐游原》古诗赏析,内容包括李商隐乐游原古诗,登乐游原古诗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李商隐古诗讲解。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乐游原》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乐游原》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

知识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爱莲说原文及翻译注释,爱莲说全文及赏析,爱莲说全文及赏析教读。爱莲说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是我们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会接触到的一篇文言文,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爱莲说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