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好孩子的标准
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整理的教育指南:好孩子的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为好孩子?好孩子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些是似而非好像清楚,却并不怎么清楚的问题,已经被人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演绎。
在传统观念里,人们总以为听话而且很乖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所以,好孩子的标准被镀成“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这样被塑造起来的,也是这样被习惯速成的,以此标准,我们又去教育我们的后代,一代一代的相传下去。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怎么教育都相安无事,因为每个孩子心目中,最神圣的事就是抬头仰视父母,父母的一切就是孩子的一切。
父母说一,孩子不二,孩子用父母的思维去遥控自己,是因为孩子需要依赖父母,需要靠父母去整理自己的世界。
孩长大到了青春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成人意识感,有了***自我的空间,这时,孩子跟父母从视觉上转为平视。
孩子的长大,意味着父母的不太适应,尤其对孩子的顶嘴、逆反或反叛,一时无所适从,步调不一致或思维不同步,慌乱了父母。
距离感产生了,语言、思想、行为,孩子跟父母有了错位,不理解孩子的父母和不懂父母心意的孩子,刀*舌剑的发生了冲突。
当孩子开始往返于网吧,开始涉嫌于早恋,惊慌失措的父母不是去反省,扪心自问,而是一味地去指责孩子的不是。
不听话的孩子,要么是很有主见的,自我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强,要么是属于那种有自信能力,而且执著的孩子;要么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得当。
不管是什么,不听话的孩子未必就不是好孩子,事实证明,许多成功人士,孩童时期未必都很听话,很多优秀品质都萌发在孩提时期,大可不必多虑。
实则上,孩子不听话,责任并不在孩子自己,而在父母,没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成功的教育,孩子的失败就是父母的失败。
逆着父母思维的孩子,往往是有头脑的孩子,每个人的路都应该是自己设定,他人设计的路,未必就能吻合自己。
自己喜欢什么,愿望达成什么,即便是父母也未必真正能了解孩子,毕竟孩子跟父母是两个***的个体,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选择。
那种以父母心愿或自以为是为孩子选择人生的父母,实际上是残害了孩子,贻误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幸福。
那种调皮捣蛋,不会压抑个性的孩子,往往是富有开创性,思维敏捷,敢于探索,勇于冒险,这种品格的孩子很难得。
对这种孩子,父母不是保护,不是利用孩子的自身特点加以开发,而是有意识把它当作缺点来释意扼杀、毁坏、糟践。
这种不伦不类的做法,有时候也怨不得父母,因为根深蒂固在他们传统观念里的是应试教育,是光宗耀祖的美德、名声和脸面。
可悲的不是孩子,也不是父母,是我们思维里的那些好孩子的旧标准,我们用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标准,简单化约了我们自己和孩子。
以简略、单一、格式化的评价标准,格式了我们自己不说,还用我们已经体验过的悲剧,去按部就班的套牢我们的孩子,让悲剧辈辈相传。
这就是我们,这就是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教育阵地,用干巴巴的说教方式,用自我情绪化的方法,用最原始的粗暴武力,陪伴我们的孩子。
孩子能成功么?综其法,教育孩子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定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差异,都有不同家庭氛围的个性塑造。
关键的关键在于适合孩子自己的发展,不同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阶段的同一个孩子,也需要随时调整相适应的方法去匹配。
无论什么方法,都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就等以残杀了孩子的一生。
再好的孩子,方法不得当,也无法秦效;再好的方法,不适合孩子,也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父母不同,孩子不同,教育方法的版本也不会相同。
教育孩子没有捷径,良师益友是我们应该的选择,孩子就像一棵小树,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尊重、理解、关心、宽容,这不仅仅是我们的责任。
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良好、舒心、轻松的家庭,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有空间、随心所欲、有利于成长的环境,也不仅仅是我们的义务。
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尽我们的所能,让孩子快乐、欢欣、愉悦的生长;尽我们的所力,让孩子原始的、本能的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好孩子的标准,就是让孩子能动的、主动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就是甘愿的、情愿的奉献自己的活力;让孩子心想事成的贡献自己的精力。
好孩子的标准,就是让孩子走进大自然的怀抱,身不由己的萌发理想和信念;就是让孩子走进复杂的社会,进行自我鉴别、自我人生路经的选择。
好孩子的标准,就是让孩子自己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就是通过挫折经历酝酿人间的冷暖,以增加自我调节心理的能力和抗干扰、抗阻力能力。
好孩子的标准,就是让孩子自己处理身边的一切琐碎事件;就是通过自我生活的常规,处理对电视、对电脑、对零花钱的控制能力或对各种诱惑的抵制能力。
好孩子的标准,就是让孩子面对失败,能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而振作起来;就是要养成挑战命运,让自己习惯于有胜败乃兵家常事的心理准备。
好孩子标准,来源于父母良好的素质和随机应变的心理准备,来源于父母审视度时、随时对孩子的观察而引导心理。
父母既要做到良师,又要做到益友,角色的变换需要父母撇开自己的身份和架子,尊下来或站起来,做孩子的'真正知己。
父母和孩子,或孩子和父母,需要密切配合,才会有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也真正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乐园。
拓展阅读:怎样正确教育好孩子
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教育出问题了,100%根本的原因是沟通不畅。教育孩子80%是沟通,20%是指导。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教育也是这个道理。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家长的协助、引导和监督之下,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一旦孩子养成习惯,就将决定孩子的性格,进而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要义。
1.好坏习惯对人生的差别影响是决定性的
成功者每到关键时刻,遇到挑战,就想冲上去,想把事情做到底;失败者每到关键时刻就撤下来。孩子也是一样,当他在生活、学习上有良性的习惯,那么一生的成功都有保障。
2.确立好习惯的标准
作为家长,你一定知道你要给孩子养成什么好习惯。这需要思考来确定标准。
3.让孩子从小养成成功者的习惯
自信、勇敢、坚持到底、做事认真、积极思考,这些都是成功者的优良品质。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去培养孩子的这些特质。
4.为孩子确立生活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确立原则:“这件事由你来负责,我监督你来完成。我们多长时间内把好习惯养成。”
5.鼓励孩子反复行为形成习惯
一个习惯的形成是经过不断反复的,这里需要家长有绝对的信心、耐心,允许孩子失败,允许重犯错误。孩子需要经过反复的行为、反复的鼓励,最后形成好习惯。
6.巩固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好习惯
一个好习惯形成,家长必须马上跟进确认,把好习惯巩固。强化、强化再强化,直到他巩固住。
7.家长的榜样作用
如果孩子发现家长有坏习惯没有改掉,他的坏习惯就不会改掉。孩子发现你有坏习惯和行为,你却不允许他这样做,你的话在他的心中就大打折扣了。
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常言道:“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好习惯,一生受益;坏习惯,贻害终生。自古以来,许多有见识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孟母三迁”与“断织”的历史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反复地讲道理和单纯的启发兴趣上,而要注重行为练习,因为习惯只有在实际活动中不断地按规律去做才能形成。为此,要着重从以下四各方面入手:
1、抓好早期教育
一般情况下,孩子的生活习惯在上幼儿园时期已初步形成,如吃饭、穿衣、洗脸、刷牙等,而读书、写字、计算这样一些学习习惯是在小学阶段形成的。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对孩子循循善诱,又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失时机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这种按时作息、生活有条有理,能自我服务的生活习惯就能扩展到学习活动中。如孩子刚上学时,怎样拿笔、怎样写字、怎样做作业等,对孩子的要求应严格,反复练习,多次重复正确的行为,当孩子练得好的时候,就及时鼓励,使其更有兴趣练下去,有了兴趣,就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恪守必要的行为准则
对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着重点不在讲许多道理,而在于训练孩子恪守必要的行为准则。家长要根据学校上课时间,给孩子制定合理适度的作息制度,并要求他严格遵守。无论是作息时间,还是做作业,都要有相应的规矩,而且无特殊情况不能违反。比如:让孩子学习前先把桌子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去掉,然后把需要的东西有条理地放好,这样用起来方便,又不碍手碍脚;读书学习时要专心,抓紧时间,不要想别的事,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做家庭作业既要认真仔细,又不拖延时间;做完作业要准备好明天的学习用具,整理好书包,等等。孩子生活作息有规律,就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帮助孩子处理好学与玩的关系
做作业是巩固、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孩子的天性是自由天真、好奇心强、贪玩,常常会因为贪玩忘记了做作业,或因玩得时间过场而不能保证高质量完成作业。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做作业与玩的关系,既保证孩子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又不过分强制性地去压抑孩子的天性。首先要教育孩子重视作业。在孩子做作业时,家中一定要保持安静,家长说话、做事最好不要弄出太大的声音,更不能随便中断孩子的学习,让孩子感到做作业与家长做重要的一样是严肃的,使孩子明确学习是自己责任,懂得学习自己的首要任务,必须用心认真完成,切实养成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
4、及时与教师沟通
作为家长应主动与老师沟通,了解老师的要求和孩子的表现,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切磋教育孩子的内容和方法,从而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