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孩子入学教育的契机
每到大班学期末,家长们咨询孩子上小学的事情会很多,很多家长对孩子都有不少的担心,担心孩子上小学会不适应,担心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坐不住,抓好孩子入学教育的良好契机。其实,做好这个过渡并不难,家长们会发现,当孩子到了6岁左右时,由于受到环境,特别是周围已上小学的儿童影响,他们常常表现出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愿望,这是父母对孩子进行入学教育的良好契机。下面是整理的抓好孩子入学教育的契机,欢迎大家分享。
讲清道理,适当减少游戏时间
在小学的时间表中,学习的时间大大增加,这使在幼儿园里过惯了“游戏生活”的幼儿非常不适应。有不少刚入学的幼儿家长反映孩子开始时的一段新鲜感过后,就感到枯燥,厌烦,坐不住了。因而,在幼儿园生活末期,家长们就要适当延长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培养孩子认真完成一件事的习惯,不要边玩边干,告诉他们这是为以后上小学做准备,家长之友《抓好孩子入学教育的良好契机》。
提前适应,自然进入状态
家长要提前了解本地区的小学作息时间制度,根据小学作息时间安排孩子的生活;多带孩子到附近的学校走一走、看一看,引导孩子熟悉学校周围的环境;鼓励孩子多接触学校周围的小学生,和他们交流小学的生活安排,如:上课怎么做,下课该做什么;父母休息的时候多带孩子到学校去体验校园生活等等。帮助孩子树立“我能上学了”的自信心,使孩子入后能较快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顺利地过渡到学校生活。
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孩子
在适应过程中,孩子难免会产生消极、甚至抵触的情绪,这时家长要耐心引导、及时地肯定。如“菲菲今天做的真好,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了,真是妈妈的好孩子”,“昨天你做的很好,爸爸相信你今天做的更好”,等等。
幼小衔接的问题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作为教师也更应该为孩子顺利过渡打好基础,家长要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上学意识和端正上学态度,让孩子们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做好上学的准备。
孩子入学培养学习的习惯很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的关键。一年级儿童经过学龄前的教育,认识、情感以及意志方面都有明显发展,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也逐步形成。在学校和班集体的严格要求下,集体观念、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也明显增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一年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儿童学龄前期形成的良好习惯得以巩固、发展,并通过教育改正其不良习惯。
一、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经过学龄前教育,儿童已有一定的约束和控制能力,但对学习目的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没有形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他们虽然能够比较长时间的坚持学习,但有时会出现坐不住或感到疲乏的现象。如上课做小动作、说话、打呵欠等。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儿童提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集中注意力,认真做功课,自己负责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改正;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注意用眼、用脑卫生等。教师还应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调节课堂气氛,适当穿插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趣味性活动,以保证学生注意力集中。让儿童由被动的遵守变为自觉的习惯。
二、坚持不懈,耐心细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进入小学后,儿童生活方式和日常活动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幼儿园的.以“玩”为主变为学校的以“学”为主,这一变化对孩子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从入学的第一天起,教师就要教导孩子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良好的习惯不是短时期可以形成和巩固的,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效果会适得其反。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地从点滴抓起,不断地提醒、督促孩子,有意识地使儿童明确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肩负着努力学习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自觉学习。
三、正确对待习惯、兴趣与成绩,进一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是儿童由依附向***生活转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儿童***活动的机会大为增多,如要***思考、***完成课内外作业;要自己整理书包、文具和书本等。在这一时期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创造、开拓、进取精神,为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基矗此外,教师还应正确认识和对待儿童的学习成绩。一年级儿童在学习成绩上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较容易获得优异成绩,另一种是总要出点差错。这时教师不能把着眼点仅仅放在儿童的学习成绩上,而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细致了解,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对成绩优异的儿童,教师应给予适当表扬;对成绩不理想的儿童,教师应保持冷静态度,主动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激发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儿童身心发展的优势,有步骤的进行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潜移默化,求得实效。使学生较快地适应学校环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抓住教育契机正确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