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食戏作赏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基本运用单位。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文言文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对食戏作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者简析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对食戏作全文
春前腊後物华催,时伴儿曹把酒杯。
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
家世背景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初入仕途
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陆游以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权威日盛,多有不便,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采纳,降杨存中为太傅、醴泉观使,升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
北伐献策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陆游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中原。时孝宗在宫中取乐,并未重视,陆游得知后告诉大臣张焘。张焘入宫质问,孝宗遂罢陆游为镇江府通判。
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陆游上书张浚,建议早定长远之计,勿轻率出兵。张浚派大将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收复灵壁、虹县,进据符离,因李邵不睦,宋军大败(符离之战),偏安之论随即甚嚣尘上。张浚上疏领罪,被贬为江淮宣抚使。
隆兴二年(1164年)春,陆游在镇江任上结识张浚,献策出师北伐,张浚赞扬为“志在恢复”。四月,“隆兴和议”将签成,陆游上书东西两府,进言说:“江东之地,自吴国以来,莫不以建康为都城。临安频临大海,运粮不便,且易受意外袭击,皇上驻扎临安,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合约签订之后,皇上应驻扎建康、临安,金朝来使,或到临安、或到建康,这样以来,可以争取时间建都立国,而不令金朝生疑。”时龙大渊、曾觌掌权,陆游就对枢密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张焘闻言奏报朝廷,孝宗大怒,贬陆游为建康府通判。
陆游名句推荐
1、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
2、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3、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
4、醉斩长鲸倚天剑,笑凌骇浪济川舟。
5、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6、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9、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穷。
10、千年精卫心平海,三日於虎气食牛
1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1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13、丈夫贵不屈,成败何足论。
14、瓶花力尽无风堕,炉火灰深到晓温。
15、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明月?
16、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1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1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21、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
22、故山独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23、满路旋丝飞絮,韶光将暮。此时谁与说新愁,有百啭、流莺语。
24、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2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7、躬耕本是英豪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28、鬓虽残,心未死。
29、自许封候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30、读书本意在元元。
31、位卑未敢忘忧国。
3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3、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34、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3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36、六十余年妄学诗,功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37、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38、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9、功名本是无凭事,不及寒江两日潮。
40、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41、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4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3、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44、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潇潇雨打蓬。
45、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4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47、识破浮生虚妄,从人讥谤。此身恰似弄潮儿,曾过了、千重浪。
48、身如巢燕年年客,心羡游僧处处家。
4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0、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5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54、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以革固其常。
55、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56、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57、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58、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
59、早岁哪知世事艰?
60、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61、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62、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63、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谁惜泥沙万点红。
64、看尽人间兴废事,不曾富贵不曾贫。
65、蘋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66、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67、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68、且喜归来无恙,一壶春酿。雨蓑烟笠傍渔矶,应不是、封侯相。
69、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妒!
70、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71、半世无归似转蓬,今年作梦到巴东。
72、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
7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74、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75、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7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7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78、俯仰人间今古,神仙何处。花前须判醉扶归,酒不到、刘伶墓。
79、公卿有*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8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1、脱尽利名缰锁,世界原来自大。
82、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83、鲲鹏自有天池蓄,谁谓太狂须束缚?
84、人生何适不艰难,赖是胸中万斛宽。
85、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86、壮志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87、家在万重云外,有沙鸥相识。
88、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89、醉觉乾坤大,闲知日月长。
90、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
91、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
9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93、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94、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95、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
9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97、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