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诗经·国风·唐风·无衣,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注释:

曲沃武公派大夫送宝器给周厘王,请求赐给他诸侯命服,正式封他为晋侯。

1、七:七节之衣。代贵族之礼服。《毛传》:“侯伯之礼七命,冕服七章。”

2、安:妥善,合适。吉:吉利。

3、六:六节之衣。代贵族之礼服。《毛传》:“天子之卿六命,车旗衣服以六为节。”

4、燠(玉yù):温暖。《毛传》:“燠,暖也。”

译文: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七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美观。

难道说我没衣服穿?我的衣服有六件。但都不如你亲手做的,既舒适又温暖。

鉴赏

此诗与《秦风·无衣》题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却完全两样。从字面上看,似觉并无深意,但前人往往曲为之说,《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朱熹《诗集传》云:“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釐王。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釐王果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同上)这一说法今人多表示怀疑,如程俊英《诗经译注》就认为“恐皆附会”。

从诗意来看,此篇似为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诗人可能是一个民间歌手,他本来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满温馨。不幸妻子早亡,一***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诗句朴实无华,皆从肺腑中流出:“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拣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舒坦,那样美观。”“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可是挑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合身,那样温暖。”语言自然流畅,酷肖人物声口。感情真挚,读之令人凄然伤怀。

对于诗中的句读,旧说两段的起句都作六字句,然今人徐培均认为应标点为:“岂曰无衣?七兮。” 前四字为一句,用以自问,后二字为一句,用以自答,诗人正是在这种自问自答中,抒写了一腔哀思。另外在一些字、词的解释上也颇多歧见。如“七”字、“子” 字、“六”字,朱熹《诗集传》以为“侯伯七命,其车旗衣服,皆以七为节。子,天子也”。又云:“天子之卿六命,变‘七’言‘六’者,谦也,不敢以当侯伯之命,得受六命之服,比于天子之卿亦幸矣。”朱熹的解释,完全服从于他对于这首诗主题的理解。这首诗既然是述晋武公向周釐王请求封爵之意,那末他就必然把 “七”解释为“诸侯七命”,把“六”解释为“天子之卿六命”,而把“子”解释为“天子”。前二者与晋武公的诸侯身份相当,后者则与周釐王的天子地位相称。其说固然言之成理,不失为一家之见,然与诗的本意可能相去甚远。

从对此诗主题的理解出发,“七”和“六”俱为数词,也可以看作虚数,极言衣裳之多。而“子”则为第二人称的“你”,也即缝制衣裳的妻子。这样的理解,应该是符合诗的本意的。

全诗分为两章,字句大体相同,唯两起变动一个字:“七”易为“六”;两结也变动一字:“吉”易为“燠”。这主要为的是适应押韵的需要。从全篇来说,相同的句式重复一遍,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回肠荡气之妙,读者在吟诵中自然能体会其中的情韵。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全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可以歌,可以舞,堪称激动人心的活剧。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正所谓“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

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学习

沈石溪斑羚飞渡读后感

阅读(112)

本文为您介绍沈石溪斑羚飞渡读后感,内容包括斑羚飞渡沈石溪读后感100字,沈石溪斑羚飞渡的简要内容及感悟,沈石溪斑羚飞渡读后感字。《斑羚飞渡》沈石溪读后感(精选33篇)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好

学习

诗经唐风绸缪赏析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唐风绸缪赏析,内容包括诗经唐风绸缪注音版,诗经唐风绸缪的寓意,诗经唐风绸缪全文读音。诗经唐风绸缪赏析《诗经·唐风·绸缪》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曾疑为贺新婚

学习

诗经唐风蟋蟀赏析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唐风蟋蟀赏析,内容包括诗经唐风蟋蟀原文译文及赏析,诗经唐风蟋蟀朗读,诗经唐风蟋蟀解析。《诗经·唐风·蟋蟀》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

学习

选择的说明文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选择的说明文600字,内容包括自己决定600字说明文,怎么学会放弃说明文600字,选择一种方式600字说明文。心在刃上选择说明文600字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其

学习

赞马的诗句集锦

阅读(112)

本文为您介绍赞马的诗句集锦,内容包括赞马的诗句,赞美马的霸气诗句,赞马的诗句经典语录。赞马的诗句集锦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

学习

有关刃字的组词及拼音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刃字的组词及拼音,内容包括刃字组词,刃的拼音和组词,刃字拼音。有关刃字的组词及拼音有关带刃字的词语有很多,相信大家有也都有学习过一些,以下就是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关于带有刃字的词语及其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可

学习

善沟通作文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善沟通作文,内容包括以沟通为话题的作文,善于与人沟通的作文,乐于学习善于沟通作文。善沟通作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

学习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适合孩子看吗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适合孩子看吗,内容包括沈石溪动物小说读书笔记摘抄,沈石溪动物故事读后感,沈石溪动物小说大全集的读后感。沈石溪动物小说读后感(精选18篇)沈石溪爱写动物小说,他认为“在动物的身上,我们也可以同样找到人类的

学习

秦风无衣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秦风无衣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秦风无衣的翻译和赏析,秦风无衣与唐风无衣的区别,唐风无衣表达了什么情感。《唐风·无衣》全文赏析与翻译导读:无衣是诗经中的篇名。名为无衣的有两篇。其一《诗·唐风》篇名。《诗序》说是

学习

昙花一现初三作文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昙花一现初三作文,内容包括昙花一现作文,昙花一现作文800字初三,昙花一现作文高中。昙花一现初三作文范文(精选32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

学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翻译赏析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翻译赏析,内容包括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鉴赏。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及赏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

学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古诗,内容包括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读后感,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心得体会,秋夜将晓篱门迎凉有感古诗读后感。《秋夜将晓篱门迎凉有感》读后感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

学习

天将降大任原文翻译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天将降大任原文翻译,内容包括天将降大任原文翻译拼音,天将降大任原文翻译注释,天将降大任原文全篇。天将降大任原文翻译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觉得自己永远都是失败,不要因为一次的错过而觉得自己就是终身错过。更加不要因为

学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译文

阅读(107)

本文为您介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译文,内容包括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翻译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鉴赏,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注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

学习

诗经唐风绸缪赏析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唐风绸缪赏析,内容包括诗经唐风绸缪注音版,诗经唐风绸缪的寓意,诗经唐风绸缪全文读音。诗经唐风绸缪赏析《诗经·唐风·绸缪》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曾疑为贺新婚

学习

诗经唐风蟋蟀赏析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唐风蟋蟀赏析,内容包括诗经唐风蟋蟀原文译文及赏析,诗经唐风蟋蟀朗读,诗经唐风蟋蟀解析。《诗经·唐风·蟋蟀》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

学习

诗经宛丘原文及译文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宛丘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诗经陈风宛丘朗读,诗经中的山有木兮木有枝,诗经国风周南桃夭全篇。《诗经·宛丘》之中秋之赏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读过《诗经·宛丘》之中秋之赏,以下是整理的给朋友的《诗经·宛丘》之中秋之

学习

诗经大雅文王原文及赏析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大雅文王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诗经文王译文,诗经文王,诗经文王篇。诗经《文王》原文翻译及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

学习

诗经木瓜的原文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木瓜的原文,内容包括诗经木瓜的原文及意思,诗经卫风木瓜的原文和翻译,诗经卫风木瓜原文注音版。诗经木瓜的原文让我们一起赏析《诗经》中的“木瓜”,看看这首诗歌有什么意思。以下是百分网给大家带来诗经木瓜的译文,以供

学习

诗经氓原文及翻译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氓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诗经氓原文及翻译赏析,诗经氓原文朗读,诗经氓原文翻译。诗经氓原文及翻译诗经氓这首诗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由恋爱到结婚再到决绝的爱情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情感内涵丰富,代表了《诗经》现实主义的风格

学习

诗经氓原文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氓原文,内容包括诗经氓原文及译文,诗经氓原文朗读,诗经氓原文拼音。诗经氓原文《国风·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诗经氓原文,欢迎大家

学习

诗经硕人赏析拼音版

阅读(150)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硕人赏析拼音版,内容包括诗经硕人,诗经硕人全文深意,诗经硕人翻译。《诗经·硕人》赏析《诗经硕人》赏析扬之水硕人其颀,衣锦褧衣①。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②。(一章)手如柔荑③,肤如凝脂④,领如蝤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