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震宿渔家的赏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郭震宿渔家的古诗词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宿渔家》
郭震〔宋代〕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释】
生涯:生活。海涯:海边。
【译文】
世代在海边生活,几间小屋上面覆盖着雪白的芦花。白天在海上捕鱼虽然辛苦,但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开心惬意。
【赏析】
从体裁角度看,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写夜宿渔家所感到渔家生活的苦乐与渔民豪爽乐观的性情。首句“几代生涯傍海涯”中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形成音节朴实流畅,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两三间屋盖芦花”句中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灯前笑说归来夜”句中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白天的时候在海上捕鱼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晚上归来,有青天明月、大海涛声伴送到家,真是非常的开心惬意。诗的最后两句写得极自然、优美、有意境,令读者和诗人一起欣然神往。该诗用平易朴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是很不容易的。
【思想】
这首诗是用略远详近的写法来反映渔家生活的苦中有乐。
这户渔家靠打鱼为生已经有好几代了。海是他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条件,但出海打鱼并非一帆风顺,常有风暴巨浪的威胁,乃至葬身鱼腹的危险。
“几代生涯傍海涯”一句,囊括的时间是漫长的,表现的空间也是广阔的。几代人生命;的延续就是在那辽阔的海洋中无声无息地度过的。这当中有无数惊险的故事,无数的`辛酸和欢快。尽管渔民祖祖辈辈都是历尽艰辛,到头来仍是无所剩余,没有摆脱“穷”字的厄运。
“两三间屋盖芦花”就是明证:简陋的房屋,是用芦花作屋顶,正像耕田的农民只能用稻草盖屋顶那样。
作者写往事时用概括的手法一笔带过;写眼前事时则具体细腻。看起来似乎是不经意地信笔写出,实际上是经过认真选择构思后才下笔的。眼前所发生的事,是作者亲身感受到的,所以描写得具体生动。作者没有详细描写渔民的身世经历和出海打鱼的生活,仅仅选取渔民晚归时的片断,以简练明快的笔触来勾勒。
诗的后半首着重描写人物的活动。时间是夜晚,场景是屋内灯前,入物是主人和宿客,主人的表情是“笑”。
谈话的内容只选一句:“明月院船送到家。”主人在“灯前笑说”,说明他刚刚到家时面对客人的情景。这“笑”固然出自对客人的礼貌和热情好客的风习,但更重要的恐怕是这天出海打鱼比较顺利,所以心情愉快,感受也富有诗情画意:“明月随船送到家。”这与诗的首句呼应,有着内在的联系。
渔民出海打鱼,常常是毕出晚归。古人出海不像现在有气象台的信息指导,仅凭直感经验行事,加之海洋气候变幻莫测,渔人是难于把握凶吉的。渔人出海,家人总是盼望他平安归来。
渔人说:是天上的明月伴送他回到家。这当中包含了渔人的深切感受:只身出海,劳累了一天,归来时已是明月当空,悠闲自得地划船归家。这明月,还包含着渔人的某些情感。月亮与渔人相随,渔人飘游在月色的世界。这是多么优美的境界!
作者不写渔人追随月亮的行迹,而写月亮带着深情厚意、依依不舍地送渔人回家,说明渔人与月亮有着深挚的情感,达到了月我相依的程度。
渔人对月亮的描绘,深深打上了渔人个性化的烙印,有着鲜明的主观感情色彩。在他的打鱼生涯中,他怎能忘掉明月照耀下渔舟晚归的情景!孤独远行的人往往体会到“明月照我还”的滋味。生活于暗无天日的社会中的人,会对明月倍感亲切。经历了一阵狂风暴雨惊惧之后的渔人,当他进入明月高照的平静境界时,一种脱险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油然而生。
每当打鱼满载而归时,似乎连月亮也深情地把光明洒满了渔船,照着渔人艰难的人生旅程。
渔人把月亮当作自己的知友,当作自己生活的见证人,在与月亮进行情感交流中,热切地倾吐了自己对光明、洁净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实际上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流露方式。生活艰辛的人,总是要寻求自己的乐趣,渔人的乐趣就在与宿客的谈话中流露了出来。
【作者背景】
郭震
郭震一般指郭元振。郭元振(656年-713年),名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贵乡(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唐朝名将、宰相。郭元振进士出身,授通泉县尉,后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唐玄宗骊山讲武,郭元振因军容不整之罪,被流放新州,后在赴任饶州司马途中,抑郁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