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允端历史人物介绍
郑允端,元代著名女诗人,出生书香门第,她主张'铲除旧习,脱弃凡近',有感而发,以警世人。下面为大家带来郑允端历史人物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郑允端(1327年-1356年),字正淑,平江(今江苏苏州)人。据《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她是南宋太师尚书丞相郑清之的五世孙女。
允端从小受到家庭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也成为一个知书达理,善诗能文的人。成年后,嫁给同郡人施伯仁。允端性情娴淑,做完家室杂活,常“操弄笔墨,吟咏性情。”伯仁也是一位善理文献,儒雅风流的人。夫妻二人相敬相爱,“夫贤其妇之才,妇言其夫之学”,真好比一对志同道合的比翼鸟,翱翔在当时的文坛。
可是,允端生不逢时,正值伐乱之时,伯仁也没能逃出乱世带来的厄运。当时,张士诚率领盐丁起兵攻入平江,又有许多当地地主组织“义军”抢劫民财,郑、施两家均被乱军洗劫一空。更不幸的是,此时的允端正抱病在身,卧床不起。虽然贫病交加,生存无计,在死神来临之机,她还达观地开脱自己:有生必有死,昼夜理之常。“对死亡,她并不畏惧,唯一使她挂的是,自己辛苦写出的诗作不能流传后世。在弥留之机,她强作精神,理整编纂自己的诗稿,“诠次成帙”,并写下自序。她想“藏诸家塾,以示子孙。”1356年清明后不久,允端完成了己的著述事业后,英年早逝,魂归黄泉,年仅29岁。
后来,伯仁又将她的遗稿悉心整理,编定成书,并题名为《肃庸集》。直到明朝嘉靖年问,允端的五世孙子施仁将它付印刊行。这样,《肃庸集》才正式得以流行。
允端诗作很多,但其中古体诗成就最高,受人青睐,称赞不绝。宋代潘是仁作《春慵轩集》中称她的诗:“允端直风查晋风致。”《玉镜阳秋》道:“郑诗高素隽永,古体尤胜。五言如《罗敷曲》、《纪梦》、《听琴》诸作。
允端作诗,追求切实,,描写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她极力反对当时流行于女流之中的`那种“嘲咏风月,陶写情思,纤艳委靡,流连光景者”的浮艳作品,她主张作诗应“铲除旧习,脱弃凡近”,力求语言平实,风格恬淡,以反映现实为宗旨。她的每首诗都能体现出她的这种创作思想来。如《罗敷曲》:
邯郸秦氏女,辛苦如蚕忙。
凌晨行采桑,来采不盈筐。
使君从南来,王马多辉光。
相逢在桑下,遣我双明珰。
听妇前致辞:卑贱那可当!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郎。
请君上马去,长乖《陌上桑》。
又如《山水障歌》:
我有一匹好东绢,画出江南无数山。
笔法岂下李营丘,直疑远过杨契丹。
良工好手不可遏,此画森然能布置。
层峦叠嶂拥复开,怪石长松伊相对。
板桥茅屋林之隈,瀑流激石声如雷。
恍然坐我匡庐下,便觉胸次无凡埃。
此身已向闺中志,自恨无缘致幽讨。
布袜青鞋负此生,长对画*空懊恼。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极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诗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好“长对画*空懊恼”。这“懊恼”不仅仅是一种狭隘的个人的恼恨,更多的是对封建礼教压抑女性的憎恨。由此可见诗人为女流之辈超凡绝伦之处。
允端写诗,特注意诗的教化作用,她写诗感于时实,缘事而发。当时,她发现许多寻常百姓之女,都纷纷嫁给达官显贵人,允端认为这样做,“虽夸耀于一时,而终不得偕老。”于是首诗教化意义很浓的《吴人嫁女璋》来警告世人,是难得作品。诗是这样写的:
种花美神官路傍,嫁女莫嫁诸侯王。
种花官路人将取,嫁女王侯不久长。
花落色衰情变更,离莺破镜终分张。
不如嫁与田舍郎,白首相看不下堂。
《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其诗词意浅弱,失黏落韵者,不一而足;钱惟善等皆—代胜流,不应滥评如是。”我以此评仅仅止于诗的表层,浅尝止,而不作深究,以一概全,这对允端是极不公平的。她的诗的魅力正在于造词浅显,语言平易,风格超然深远,令人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