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即事古诗鉴赏
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下面是精心整理的上京即事古诗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作者: 萨都刺
上京即事
牛羊散漫落日下,
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
家家行帐下毡帘。
注释
①上京即事――描写在上京见到的事物。元代上京正式称为上都,是皇帝夏季祭天的地方,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附近。
②拉――也作“剌(là)”。
③乳酪――俗称奶豆腐,用牛羊奶制成的半凝固的食品。
④朔风――大北风。
⑤行帐――蒙古包,北方牧民居住的活动帐篷。
⑥下毡帘――蒙古包底部的圆壁以栅木做骨架,外面用毡帘围成。夏季白天,将毡帘向上卷起,可以通风采光,到晚上或刮风下雨的时候再放下来。
译文
牛羊在落日下散步,空气中弥漫着野草的清香和乳酪的香甜。忽然间狂风大作,沙尘像雪一般袭来,家家都把帐篷的毡帘放下来。
赏析
西天的太阳渐渐贴近地平线,草原的牛儿羊儿们,身披夕阳的金辉,拖着圆滚滚的大肚皮,散散落 落,蹒蹒跚跚,从四面八方向帐篷归拢而来。忙碌了一天的牧人,将牛羊安顿好,坐在挂起毡帘的帐篷里,喝着浓浓的砖茶,吃着甜甜的奶酪,同时通过栅木欣赏着 外面的风光,一阵阵清风带着野草的香气徐徐吹来,清爽得沁人心脾。多么恬静的草原暮色啊!但是,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打乱了草原的平静,家家户户慌手忙脚, 将毡帘扯下,躲进帐篷里面去了,只剩下咆哮的狂风和漫天的大雪――那不是雪,那是飞腾翻滚的白沙。许多人见过鹅毛大的雪片,读过“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句。然而北方草原的大雪,有时并不是一片征的`白絮,而是一团团的颗粒,简直就是密密的冰雹。“卷地朔风沙似雪”,只有萨都拉这样熟悉北国景物的人,才能描绘出这种草原上独有的奇观。
作者简介
萨都剌(1272—?),字天锡,号直斋,蒙古人。因祖父留镇云、代,遂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故世称雁门萨都剌。泰定四年(1327)进士,官淮西江北道经历等,晚年寓武林,后入方国珍幕府,卒。萨都剌博雅工诗文,善楷书。其诗诸体兼备,尤长于歌行,风格清丽俊爽,自成一家,有《雁门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写草原的暮色与瞬息多变的气候。黄昏降临,一轮红日缓缓地向地平线坠落。东一群西一群散乱无序的牛羊,回向帐篷附近的畜栏里。无边的野草,散发着沁人肺腑的芳香,牧民们吃着奶酪,打发走了这劳动的天。忽然,凛冽的北风从沙漠吹来,夹带着漫天沙子,一片白茫茫地犹如下雪一般。家家帐篷都放下了厚实的毡帘,抵挡着风沙。这首诗组织了两个草原特有的景色,合成了一通黄昏交响曲。前半安定静穆、祥和多趣,后半萧瑟凄迷,震耳憾心。这样鲜明的比照使读者对边塞多变的气候、景色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