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译文

《焚书辨》阅读答案及译文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焚书辨》阅读答案及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书之焚,不在于李斯,而在于项籍;及其亡也,不由于始皇帝,而由于萧何。何则?博士淳于越进谏始皇,谓宜封子弟功臣为枝辅。下其议李斯。李斯恐天下学者道古以非今,于是禁天下私藏诗书百家之语,其法至偶语诗书者弃市,而吏见知不举,则与之同罪。然其所以若此者,将以愚民,而固不欲以自愚也。故曰:非博士官所职,悉诣守尉杂烧之。然则博士之所藏具在,未尝烧也。迨项羽入关,杀秦降王子婴,收其货宝妇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而后唐、虞、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乃始荡为灰烬,澌灭无余。当项籍之未至于秦,咸阳之未屠,李斯虽烧之而未尽也。吾故曰:书之焚,非李斯之罪,实项籍之罪也。

昔高祖既定天下,论群臣之功,以萧何为第一。虽然,吾以为萧何,汉之功臣,而六经之罪人也。何者?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取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使律令*书汉以故知天下之扼塞及户口之多少强弱所在。然萧何于秦博士所藏之书,所以传先王之道不绝于线者,独不闻其爱而惜之,收而宝之。彼固以圣人之经,无关于得失存亡,所以取天下之筹策也,故熟视之若无睹耳。

惜者尝怪汉兴,大反秦之所为,而礼乐法度则一遵秦故,未尝稍变。由今观之,然后知萧何之所以相汉,惟知秦之律令;而圣人之经,则弃而烧之已久矣。此唐、虞、三代之治,所以终不复见欤!呜呼!方沛公入关,盖六经绝续存亡之顷也。天下之诗书已亡,而惟博士官所职尚无恙。当是时,固举九鼎之重而系之一发哉!且夫圣人之经,其与秦之律令*书,其为轻重大小何如也?设使萧何能与其律令*书并收而藏之,则圣人之全经犹在也。呜呼!彼萧何者,真所谓刀笔之吏矣!

(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禁天下私藏诗书百家之语语:言语

B.迨项羽入关迨:等到

C.非博士官所职,悉诣守尉杂烧之诣:送去

D.盖六经绝续存亡之顷也顷:时刻

7.下面各组句子中词语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8.下面有关作者观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焚烧诗书典籍的罪过,不在李斯,而在于项籍;至于秦王朝的灭亡,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而是从萧何开端。

B.如果项籍没到秦国,没有进行咸阳的屠杀,诗书典籍就不会完全被焚毁,因为李斯虽然烧了却没有烧完。所以说,真正的罪过不在李斯,而在于项籍。

C.萧何最先进入咸阳,却对秦博士官的藏书、古代明君的法律制度、思想家的思想片断等熟视无睹,也许是他认为这些书无关于稳固汉朝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萧何虽是汉朝第一功臣,却是六经被焚毁的罪人。

D.圣人的思想典籍,比起秦朝的法制档案,要重要得多。但是萧何保存法制档案,却忽视了圣人的思想典籍,令人惋惜。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后唐、虞、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乃始荡为灰烬,澌灭无余。(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萧何于秦博士所藏之书,所以传先王之道不绝于线者,独不闻其爱而惜之,收而宝之。(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是时,固举九鼎之重而系之一发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A[解析]语:著作。

7.B[解析]A.那么,连词,表假设;却,连词,表转折。B.用来,连词,表目的。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递进。D.的,结构助词;这,代词。

8.A[解析]其亡指诗书典籍的灭亡。

9.(1)这之后,古代明君的法律制度,古代先贤圣人的精深微妙的言辞,才开始化为灰烬,消失殆尽没有一点剩下。

(2)但萧何对于秦博士官的`藏书,用来传播古代明君的法律制度,像丝线一样绵延不断的书籍,没听说过他爱惜、收集并好好对待(这些书籍)。

(3)那时候,本来就是举起千钧之鼎而系于一根头发的关键时刻啊!

[参考译文]

诗书典籍的焚烧,不在李斯,而在于项籍;至于诗书典籍的灭亡,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而是从萧何起。怎么讲?博士淳于越对秦始皇进谏,说应封子弟功臣,以作为辅佐。(秦始皇)把他的建议下发给李斯(讨论)。李斯恐怕天下读书人称道古代而指责现在,于是就禁止天下人私自藏有诗书、诸子百家的语论(典籍),这种禁止做法(严厉程度)到了偶尔提到禁止的内容的人会遭到杀头,如果官员知道不检举,就与那些人一同治罪。但是他这样做的原因,只是想以此来使老百姓变成愚笨的人,而原本不是想使自己也变成愚笨的人。所以有这种说法:不是博士官的书,下令统统上交郡守郡尉,集中烧毁。但博士官的藏书都还是在的,没有被焚烧。等到项羽入关,杀了投降的秦王子婴,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持续三个月都不熄灭。这之后,古代明君的法律制度,古代先贤圣人的精深微妙的言辞,才开始化为灰烬,消失殆尽没有一点剩下。(如果)当初项籍没到秦国,没有进行咸阳的屠杀,李斯即使焚烧也不能烧尽啊。所以我说:对诗书典籍的焚烧,不是李斯的罪过,其实是项籍的罪过。

以前汉高祖一统天下后,为群臣论功,以萧何功劳最大。即使是这样,我认为萧何是汉朝的功臣,却是六经的罪人。为什么?刘邦到了咸阳,所有人都争夺钱财宝贝,萧何却搜罗秦的丞相御史所颁布的规章制度等*文书籍之类的(资料档案),汉朝廷因此知道了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实力强弱的所在。但萧何对于秦博士官的藏书,用来传播古代明君的法律制度,像丝线一样绵延不断的书籍,没听说过他爱惜、收集并好好对待。他本认为这些圣人的经典对于汉朝的治国得失和国家存亡没有什么关系,(只是)用来为夺取天下出谋划策而已,所以他熟视无睹。

痛恨的人曾归罪于汉朝的兴起,和秦朝所作相反,单单只有礼乐法度沿袭秦朝的,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现在看来,萧何当汉丞相,只知道秦朝的法令制度;但是圣人的思想典籍早就抛弃和化为灰烬了。自此,(古代明君的法制)再也不会出现了。唉,刘邦入关的时候,就是六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候啊。天下诗书典籍都没有了,只剩下博士官这个职位还在。那时候,本来就是举起千钧之鼎而系于一根头发的关键时刻啊!而且圣人的思想典籍,比起秦朝的法制档案,轻重大小如何?假如萧何可以把圣人典籍和*书一起收集、保藏起来,圣人的思想典籍就还全在。啊,萧何这个人,只是一个代办了文书的小吏罢了!

拓展阅读:刘大櫆《焚书辨》的思想意义

本文针对历来认为的秦始皇、李斯焚书致使六经尽毁的观点进行质疑,通过事实分析,逐层推理阐明了六经焚于项羽,亡于萧何的观点。标新立异,对历史观点不做一概而论,深入具体分析,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把六经之亡的责任完全放在萧何身上,则略显求全责备,失于片面

焚书译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焚书译文

学习

如何听辨旋律的节拍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听辨旋律的节拍,内容包括旋律的调性、节拍、节奏的听辨方法,怎样判断旋律的大小调性,听辨旋律调性。旋律的调性、节拍、节奏的听辨方法旋律进行中出现的高高低低的音通过节奏的变换形成的一种线条性的错落组织,叫作旋律

学习

如何端正学习态度的方法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端正学习态度的方法,内容包括如何端正学习态度,如何端正学习态度1000字,如何端正学习态度检讨400字。如何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它通常可以从学生

学习

如何端正工作态度和作风

阅读(178)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端正工作态度和作风,内容包括如何端正工作态度,如何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责任心,如何端正工作态度保持工作热情。如何端正工作态度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由于这些

学习

如何告诉孩子正确面对竞争

阅读(185)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告诉孩子正确面对竞争,内容包括如何帮孩子端正竞争的心态?,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心态,如何走出孩子的竞争意识。如何帮孩子端正竞争的心态?消除孩子在竞争中产生的嫉妒心理有的孩子害怕同学比自己强而对同学采取封闭和&ldqu

学习

关于端正立场的作文800字以上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端正立场的作文800字以上,内容包括关于端正态度作文合集,关于端正态度的作文800字,端正考风诚信应考作文。关于端正态度作文合集6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

学习

字迹端正工整的作文

阅读(112)

本文为您介绍字迹端正工整的作文,内容包括关于端正态度作文(精选),关于端正立场的作文800字以上,关于态度的作文15篇。关于端正态度作文(精选1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学习

关于态度的俗语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态度的俗语,内容包括端正态度名言警句,端正态度名言,端正心态的名言警句。端正态度名言警句在工作之中,只有端正了自己的态度,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端正态度,才能成就自我。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端正态度名言警句,欢迎大家阅

学习

以辩为话题高中作文800字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以辩为话题高中作文800字,内容包括以辨为话题作文(精选),以纠结为话题作文大全,以辩为话题的500字作文。以辨为话题作文(精选7篇)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规定了

学习

辩论100字作文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辩论100字作文,内容包括善“辨”作文(通用),辩论作文400字,善辩者不善言下一句。善“辨”作文(通用19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

学习

古文掩耳盗铃阅读题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古文掩耳盗铃阅读题,内容包括古文《陈述古辨盗》阅读训练,陈述古辨盗的翻译,陈述古辨盗文言文翻译简短一点。古文《陈述古辨盗》阅读训练《陈述古辨盗》是出自北宋作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卷十三)中的一个故事。该故事讲

学习

义利之辨文言文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义利之辨文言文,内容包括义利之辨文言文翻译,义利之辨原文,义利之辩文言文翻译。义利之辨文言文翻译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下面收集了义利之辨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

学习

谈的拼音组词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谈的拼音组词,内容包括谈字的组词及拼音,谈字的组词和拼音,谈字的组词。谈字的组词及拼音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

学习

有关饮食的作文1000字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饮食的作文1000字,内容包括谈吃作文1000字,谈谈美食作文1000字,和吃有关的作文1000字。谈吃作文1000字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

学习

谈骨气一文的教学反思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谈骨气一文的教学反思,内容包括谈骨气教学反思,谈骨气教学设计,谈骨气教学实录。谈骨气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

学习

二泉映月阅读答案大全

阅读(145)

本文为您介绍二泉映月阅读答案大全,内容包括二泉映月阅读答案,二泉映月阅读答案四年级上册,二泉映月阅读答案六年级。二泉映月阅读答案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

学习

挪树阅读答案有哪些

阅读(138)

本文为您介绍挪树阅读答案有哪些,内容包括《挪树》阅读答案,挪树阅读答案解析,挪树阅读答案六年级。《挪树》阅读答案在各个领域,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

学习

山谷中的谜底阅读理解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山谷中的谜底阅读理解,内容包括山谷中的谜底阅读答案,山谷中的谜底课外阅读答案,山谷中的谜底阅读题答案。山谷中的谜底阅读答案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

学习

儿童猜水果谜语大全及答案5-8岁

阅读(122)

本文为您介绍儿童猜水果谜语大全及答案5-8岁,内容包括儿童猜水果谜语大全及答案,少儿动物谜语大全300个,小朋友猜水果谜语大全及答案。儿童猜水果谜语大全及答案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

学习

幼儿猜水果谜语大全及答案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猜水果谜语大全及答案,内容包括幼儿猜水果谜语,幼儿猜水果谜语及答案,3-6岁水果谜语大全及答案100个。幼儿猜水果谜语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

学习

食物猜灯谜大全及答案

阅读(166)

本文为您介绍食物猜灯谜大全及答案,内容包括果蔬鲜香猜灯谜及答案,餐饮猜灯谜大全及答案,蔬菜灯谜及答案。果蔬鲜香猜灯谜及答案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汉族民俗文娱活

学习

炎夏说瓜阅读题及答案四年级

阅读(209)

本文为您介绍炎夏说瓜阅读题及答案四年级,内容包括瓜阅读答案汇编,看瓜阅读答案,吃瓜阅读理解及答案。瓜阅读答案汇编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瓜阅读答案,欢迎

学习

笔墨童年阅读理解及答案详解

阅读(170)

本文为您介绍笔墨童年阅读理解及答案详解,内容包括笔墨童年阅读理解及答案,笔墨童年阅读理解,笔墨童年阅读题答案这是我的起点。笔墨童年阅读理解及答案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