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代风格特色的舞蹈。下面是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审美特征,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典舞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其源头来说,是中国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也是戏曲舞蹈的苏醒,是几千年来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因此,中国古典舞的主要源泉是戏曲舞蹈。戏曲舞蹈虽然不能作为历朝历代古代舞蹈的遗存,与古代宫廷舞蹈并不是传承的关系,但是戏曲舞蹈确是距今最近的,具有严整规范性和典范性的舞蹈样式,所以中国古典舞的继承和发展主要是由戏曲舞蹈发展而来的。另外,在20世纪中叶,芭蕾艺术深刻影响着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芭蕾也就成为中国古典舞建立的参照系,古典舞也科学地借鉴了芭蕾的训练方法和完整的训练体系。
著名舞蹈学者、舞蹈编导家孙颖先生也认为:“中国古典舞必须区别于戏曲,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才能成为一门***的古典艺术。”孙颖教授依据雄厚的中华传统和文化,在文化母体中开拓中国古典舞的新领域,他研究汉代的审美风尚和文化气质,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化予以审视,使得中国古典舞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可一种“汉代舞蹈风格”,将中国古典舞进一步激活,使中国古典舞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纵观中国古典舞的形成于发展,的确经过了一个漫长探索并逐步发展的过程,舞蹈工作者既继承典范,发扬传统,又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地赋予古典舞以新的样式和气韵。
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将手、眼、身、法、步视为其运动形式的五大要素,每一要素中包含的大量的舞姿动作从各个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审美原则。
(一)手。人们常说“手舞足蹈”,因此舞蹈中手的动作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典舞尤其强调手的舞姿动作,往往在表达激动情感时会借助手的动作来完成。手的动作有很多,如“单指”、“剑指”、“虚拳”、“实拳”、“托掌”等等。手的舞姿使得中国古典舞的风格一目了然,也是中国古典舞区别于其它舞种的一大要素。
(二)眼。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睛中我们能读懂一些肢体语言不能表达尽的情感含义。为了能将喜、怒、哀、乐、惊、怨等各种人性情感有效地表达出来,中国古典舞中的“眼睛”就成为了重要的表演工具。还有,中国古典舞的“眼”的动作原则是“眼随身动”、“眼随手走”。
(三)身。身体的姿态是最能够体现舞蹈的风格特征的,也最能揭示舞蹈人物的.性格,所以中国古典舞对身体姿态动律的运用就极为讲究。其实,中国古典舞中要强调某部分“身”的动作并不是只指运动的某一部分,而是需要其它身体部位的配合。
(四)法。中国古典舞的“法”有两层含义:一是形成舞蹈风格特征的动律精髓,俗称“法儿”,一是舞蹈的规律和法则。中国古典舞的“法”强调“阴中阳,阳中阴”。
(五)步。步法的运用是舞蹈下肢运动的关键,人体运行主要是依靠腿和脚的动作,无“足”的舞姿,舞蹈也就不能称其为“舞蹈”了。对于中国古典舞,各种步法也要具有中国特色,虽然在基本功训练中我们也借鉴了芭蕾舞的脚位进行训练,但真正的古典舞组合或剧目当中所运用的舞姿,还是来源于中国古代舞蹈和戏曲舞蹈。
三、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要素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总要求就是围绕着形、神、劲、律进行的整体而系统的训练,也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特征的突出表现,这四者也是中国古典舞的审美要素。展开来说,“形”就是指外形,是中国古典舞基训的外部形态特征;“神”就是指民族的身韵、神态和气质,这也是古典舞的内涵,通过中国古典舞的基训,这种“神”才能够散发出来;“劲”就是指劲头,也就是中国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节奏特点,它是中国古典舞特有的用力方法;“律”就是指韵律以及运动规律,如平圆、立圆、8字圆就是构成中国古典舞动势的精髓。以上四个关键词就是中国古典舞真正的精髓,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也是为了把“形、神、劲、律”这四者很好地展现出来,如果没有了中国古典舞基训,就没有了“形、神、劲、律”的展现。
综上所述,本文已经分析了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又分析了它的审美特征与要素,我们已经感受到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正是它的审美要素,才使中国古典舞散发出独一无二的魅力,满足了当前观众的审美要求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古典舞的不断发展。
扩展资料:古典舞的基本要素
1、形
形是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
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的曲线美和“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内在气质。从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画中不难看出这一点是由古至今一脉相承而不断发展演变的。
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湾”、戏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国民间舞“胶州秧歌”的“辗、拧、转、韧”。
“海洋秧歌”的“拦、探、拧、波浪”和“花鼓灯”的“斜塔”,武术中的“龙形猿步”、“八卦”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掌握体态及造型的曲线美还需要具有相应的素质能力。
2、神
这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品评音乐、书法都离不开神韵二字。
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在心这一概念中,身韵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强调神韵,强调内心情感。
在形与神的关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正是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韵的“韵”。可以说,没了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所谓 “心、意、气”,正是“神韵”之具体化。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
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的、准确的解释了形和神的联系及关系。
3、劲
“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往往和有规则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有更多的情况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
“身韵”即要培养舞蹈者在动作时,力度的运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着轻重、缓急、长短、顿挫、符点、切分、延伸等等的对比和区别。
这些节奏的符号是用人体动作表达出来的,这就是真正掌握并懂得了运用“劲”。“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戏曲、芭蕾舞、武术套路都是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中国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一一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
“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除此之外,还有“刚中有柔”、“韧中有脆”、“急中有缓”等劲的区别。
4、律
“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
从每一具体动作来看,古典舞还有“一切从反面做起”之说,即“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
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之精奥之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