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命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接下来就由带来浅析安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摘要:介绍古徽州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孕育而出人文历史,浅谈徽文化悠久深厚的内涵,徽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徽文化的发展,反映出徽传统文化的灿烂,从而考虑接下来对徽州古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关键词:安徽;传统文化;古徽州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由于东西南北地域跨越大,因地理的差异会衍生出很多地方乡土文化,而处于中国中部省份的安徽,古来就被看做是南北交汇处,东西的交融处。安徽省内有长江和淮河两条水系,将安徽分割成三大块区域,淮河北面地势平坦开阔,淮河和长江之间的江淮丘陵较为平坦,而南边的皖南山区自长江南岸开始高低起伏,多样的地理环境给予安徽人民丰富的自然资源,美丽的环境赐予安徽人民独特的想象力,自身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再加上广受各种文化交融和熏陶,让安徽文化在历史和地理的影响下越发多样,徽州文化在宋朝发迹,在元朝初现,最精彩的时代莫过于明清时期。由于地处中部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冲击和流入,对于保护本土文化并将其传承发扬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新一代安徽人,我们有着继承家乡文化并弘扬家乡文化的重任。
一、徽文化
古徽州又叫歙州,其中的一个徽州府,六个下属县主要集中在安徽南部地区,地处于长江以南的皖南山区,境内高低起伏坐拥山地地貌,其中有驰名中外的黄山,古名黟山后因传说黄帝在此山中炼丹修仙,改名黄山。华夏儿女认为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是炎黄子孙的中国魂,可见黄山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很深。皖南地处山区,当地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便是茶。茶树是常绿灌木喜好湿润温暖避光,最好的种植地应该是透气的沙土,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皖南山区雾气环绕,这些条件无疑是茶叶最适宜生长的条件。中国的十大名茶中,安徽茶就占了三成。每到茶叶丰收季节劳动让人感到喜悦,年轻的采茶姑娘们在山上吆喝着,渐渐地这种采茶调就形成了独特的黄梅调。黄梅调不断演变和完善,到后来人们便将其改名为黄梅戏。黄梅戏是中国古代五大戏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唱腔流利朴实,有着很强的舞台表演力和徽剧,泗洲戏,庐剧并称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据说在清朝的乾隆年间,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巡来到皖南,来到石牌这个地方的时候忽然下起了大雨,一群人急忙来到一个祠堂里避雨,突然祠堂内传出阵阵锣鼓声,往内一看正有个老生在人群中精神焕发的唱着徽剧,那声音如雷贯耳,发音字正腔圆,表演得绘声绘色,精彩动容。从那以后乾隆皇帝便深深喜爱上徽剧。乾隆五十五年,正好快到了乾隆皇帝八十岁寿宴,官员呈上的戏文折子皇帝都不满意,乾隆一声阅戏无数,唯独回忆那年南下江南遇到的徽剧,于是下旨,让石牌戏班子进京。班主程长庚接到圣旨,便率戏班子去给乾隆祝寿,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徽班进京”。此后徽剧便走出安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和昆曲、汉剧等剧种融合,孕育出当今中国的国粹“京剧”。在经济文化上徽州人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进行经商,“无徽不成镇”他们互帮互助勤俭诚信,史上称为“徽骆驼”“徽帮”或“徽商”,并与“晋商”“潮商”共称为中国历史上三大商帮。徽商鼓励教育,回乡后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创办许多书院,村塾等,徽州是一个人杰地灵之地。其中的杰出的.徽州文化譬如有“程朱理学”,其中的集大成者朱熹便是古徽州人,他对理学贡献颇大,故被封为“徽国公”。绘画上,徽州人崇尚用水墨绘*,借景抒情,追求飘逸,高洁的气节,在中国画中大放异彩。徽州的建筑也十分巧妙。聚姓而居,面朝南方,徽州建筑注重采光,以氏族为村落。青瓦马头墙,小桥流水,徽州人富裕聪慧,独特马头墙防火防盗,一举两得,门前有引水渠不断有活山泉水流入,方便生活。室内更是结合山川日月灵气,高墙深宅中利用木雕,石雕等大自然装饰,回厅式建筑加入天井,进行采光和聚水,古称水即是财运,象征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徽州建筑中的精华之处尤以民居,牌坊,祠堂为主要代表,建筑中的石雕,木雕更是融合了篆刻、书法、绘画等工艺。
二、继承和发展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安徽人,热爱我的家乡,我希望更多人能知道和了解家乡的文化。徽州文化历史悠久,是经过了长久的时间沉淀。对于文化的传承,我们应该把腐朽的坏思想摒弃把优秀思想保留下来让更多的优秀文化更好的传承。文化是软实力,优秀的文化可以提升人民的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因此发展好优秀文化十分重要。如果对民俗文化不加以保存和爱惜,那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产就会渐渐黯淡,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也会丧失。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和大家对徽州传统文化的遗忘,继承和发展徽州文化,我们刻不容缓。我们可以借鉴其他优秀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徽州文化,大力推广积极向上的徽州文化,让大家认识和了解到徽文化的魅力之处,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是大家的。只有号召和发动起更多人热爱和发扬徽州文化,热爱徽州文明,发扬徽州传统文化。
【拓展】
徽文化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新安建筑、 新安朴学、新安教育、新安画派、新安艺文、新安科技、新安 工艺、文房四宝、徽菜等。
徽即徽州,府治在歙县,包括歙县,绩溪,黟县,祁门,休宁,婺源等六县,古曾称歙州、新安郡。
徽州文化,是徽州(古称新安郡)人,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底蕴深厚创造杰出。
新安人才辈出,徽州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强宗大族的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文化,生产力逐渐发达。
徽文化,是对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作为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徽州文化,崛起于北宋后期,“东南邹鲁、礼义之邦”于南宋,鼎盛于明清时期,已约800年之久。90年代后,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
新安理学:这是程朱理学的正宗流派,奠基人程颢、程颐及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祖藉均系徽州篁墩。它从南宋前期到清乾隆年间,在徽州维系了600多年,对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新安理学核心是伦理纲常,同时也倡导"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的重学思想,"天理为义,人欲为利","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思想和"修内政","攘夷狄"的节义思想;
徽州朴学:也就是徽派考据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婺源县的江永和屯溪的戴震。它作为乾嘉学派中的皖派,直接继承了汉古经学,把经学研究从纯考据的藩篱中解救了出来。
新安画派:开先河的为元代的程政,明朝开始形成新安画派风格。明末清初,查士标、孙逸、汪元瑞"海阳四家"异风突起,有力地冲击了王时敏、王鉴、王翠、王原祁"四王" 画派在中国画坛的统治地位。他们主张师法自然,寄情笔墨,大胆创新,给明末清初画坛带来新的生气。近代的黄宾虹,主张"先师古人,再师造化,而以自然为归",丰富和发展了新安画派;
徽州篆刻:徽派篆刻始于明朝的何震。其后著名的有汪关和以程邃为首的"歙中四子"、以黄士陵为代表的"黟山派"。徽州篆刻讲究用笔运刀,刀随意动,章法整齐活泼,一改当时篆刻庸俗怪异、擅改篆字型义、趋向屈曲乖缪的风格;
徽派版画:这是画家、刻工、印刷通力合作的产物。肇端于墨模镂刻,于明万历始兴。徽派版画以歙县虬村黄姓为中心,有"徽刻之精在于黄,黄刻之精在于画"之说。从明万历到清初的近百年中,黄姓有300多人从事刻书,其中三分之一从事版画镌刻。徽派版画以白描手法造型,典雅静穆,抒情气息浓厚。明代胡正言(休宁人)印刷的《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长笺谱》为徽派版画的最高成就。
徽剧:这是徽州艺人在明清时期吸收弋阳腔和西秦腔等的基础上,经过衍变形成的,到清代中期,徽剧风靡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唱、念做、打并重的完美剧种。"四大徽班"由扬州进京,把徽剧推向顶峰。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结合,产生了京剧。当时活跃在城乡的徽剧社班有47个,大的社班有艺员180多人,可谓声势浩大,繁荣昌盛。
徽州刻书:它始于中唐,盛于明,万历年间达到鼎盛。至崇祯年间,徽州刻书跃居全国之首。徽州刻书有坊刻、官刻、家刻和书院刻。著名的坊刻有歙西鲍宁耕读书堂,于天顺年间所刻的《天原发微》5卷,现存北京*书馆;著名有家刻有歙县汪启淑的飞鸿堂,刊有自撰的各种*书12种,近300卷。家庭出版社在古徽州各县都有。
新安医学:"肇自北宋,盛于明清,从宋代至清末,涌现著名医家543人,撰、辑医籍460多部,其中部分医籍东传朝鲜、日本"。(徽州地区简志)著名的有宋代张杲撰写的《医说》10卷,这是我国现存最早载有大量医史人物传记和医学史料的书籍,也是第一部较完整的新安医学著作;祁门汪机撰《石山医案》3卷,"学宗的丹溪之医理,临床不拘一格,精于望诊、切脉;""歙县江辑《名医类案》12卷,搜集上自扁鹊、仓公、华佗,下迄元明诸名医验效医案,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第一部汇集历代名医医案之专蓍。"(徽州地区简志)。
徽派建筑:它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