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歌的翻译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渔父歌的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渔父歌
[唐]李颀
白头何老人,蓑笠蔽其身。
避世常(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
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注:传说中有太公姜尚,八十岁还在磻溪钓鱼,被周文王请去做***师,打倒了商朝纣王的***权,成为周朝的***功臣。
1、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划线诗句所体现的景色,并分析“明”“静”的妙处。(5分)
答案:描述:一个白发老人,也不知他是谁.身上披蓑戴笠,远避人间,在清澈的江水边钓鱼。妙处:“明”“静”相对,衬托环境的幽静,有利于钓鱼。
2、结合诗文末尾4句诗句分析全文所流露的情感。(6分)
答案:手里的钓竿是湘江岸上的竹枝,在船中生火做饭,用的是芦塘里取来的芦柴。用江中清水煮饭,用青荷叶包裹钓得的鱼。借此表达诗人悠然自乐,保全自己天真的品性,不为世俗之事所忧的乐观与豁达人生观。
全诗大意:
前四句叙述一个白发老人,也不知他是谁.身上披蓑戴笠,远避人间,在清澈的江水边钓鱼。下四句开始描写这个渔父的生活情况:他常常在明亮的沙滩边洗脚,在寂静的月光下垂钓。他住宿的地方无非是浅水沙滩,一年四季只是唱歌消遣。再下面四句继续是描写句。他手里的钓竿是湘江岸上的竹枝,他在船中生火做饭,用的是芦塘里取来的芦柴。他用江中清水煮饭,用青荷叶包裹钓得的鱼。最后四句是结束:这个渔人在这样的生活中悠然自乐,因为他所要的是保全自己天真的品性,因而对那些自以为“众醉独醒”的人,如屈原那样,徘徊于水边,有许多悲哀、苦闷之感,倒觉得很可笑。
全诗的主题思想,都在这最后四句。而这最后四句,也正是屈原《渔父》的缩影。
赏析:
《渔父歌》为唐代诗人李颀用渔父为题材作的一首唐诗。全诗简单讲述了渔父的日常生活。诗的声调和句法都在五言古诗和律诗之间,既不同于六朝的五古,也不同于唐代的律诗。
这首诗的形式,可以说是加了一倍的五言律诗。每四句只抵得律诗的一联。我们不妨把它删减一半,诗意并无损失:
白头何老人,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
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这样就成为一首五言律诗。由此可知,所谓排律,就是把五言律诗扩大一倍、二倍、三倍……除了起结之外,中间都是对句。主题思想复杂或丰富的,这些对句还可以有许多变化、转折,主题思想简单的,就只是堆砌许多同样的描写句。这首诗的中间八句,就是其例子。杜甫的五言排律之所以好,就因为他的诗意层出不穷,富于变化转折,不是永远停留在一个概念上。
但李颀这首诗还不能称为排律,因为它的声调还不合律体,差不多每一联都有失粘的字。我已把它们用()号标出来,如果改换了这些字的平仄,它就成为排律了。另外一方面,这首诗又因为已经有了调声的倾向,一联之中,粘缀处多于失粘处,声调还是近于律诗,而不能说它是古诗。
这种四不象的五言诗,正是从古诗发展到律诗的过渡形式。齐粱以前,古诗不讲究平仄谐和,齐粱以后,开始注意到平仄谐和。但规律还不严,就象李颀这首诗。盛唐以后,声律严密了,不容许一联中有失粘的字,象李颀这样的诗就很少出现。关于对偶,谢灵运以前的古诗,绝大多数不用对句,谢灵运开始用对句,但还不成规格。而且不讲究平仄粘缀,还是古诗的对句,不是律诗的对句。李颀这首诗中间八句是律诗的对句,然而是失粘的。这种对句,以后也不再有了,总结起来说,这首诗代表着古诗、律诗界限未清时期的形式。盛唐以后,做古诗就不管平仄谐和,也不作对句;做律诗就严守格律,不许有一字失粘,于是古诗和律诗的界限清楚了。
作者介绍:
李颀,不传其字,东川人(四川东部),从幼小时即住在颍阳(今河南许昌)。《唐才子传》说他是开元二十三年贾季邻榜进士。《全唐诗小传》说他是开元十三年进士,官新乡尉。二说相差十年,未知孰是。从他的诗集中,可知他和王维、高适、綦毋潜、王昌龄都是好友,这几位诗人都是开元十年前后的进士。看来李颀和他们是同辈,大约以开元十三年举进士为近是。
李颀的诗,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并评云:“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可知他不以律诗见胜。与李颀同时的高适也有《渔父歌》,是七言歌行;岑参有一首《渔父》,是五七言歌行;储光羲有一首《渔父词》,完全和李颀此诗一样,也是一首四不象的五言诗。可知这个题材,当时正在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