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邹人也文言文翻译

孟轲邹人也文言文翻译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孟轲邹人也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孟轲邹人也

孟轲 ,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 ,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 ,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 ,战胜弱敌;齐威王 、宣王用孙子 、田忌 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书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 》七篇。

齐有三邹子。其前邹忌 ,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1]

译文/孟轲邹人也

孟轲,是邹国人。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于是到了梁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 ,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当各诸侯国正 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轲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诗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2]

词语注释/孟轲邹人也

既:已经

通:通晓,通达

游:游说

适:到了

果:认可

见:被

迂:迂腐

远:空谈

阔于事情:对处理具体事情没有什么价值

富:使…富强

强:使…强大

务:致力于

唐、虞、三代:相传为上古稳定和谐的理想时代

万章:孟子的弟子

东面:面向东方

以…为:把…当作

方:正

而:却

乃:竟然

述:称述,提倡。

是以:即“已是”,因此

退:返回。

述:记述,阐述。

孟子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却不被当时的人所了解。

孟轲邹人也的阅读答案

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①,是何濡滞也?”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臧仓谓曰:“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乐正子②曰:“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以为“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塞仁义也。仁义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放***辞,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注 ①昼:齐国邑名。②乐正子:即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国做官。

阅读试题及答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 干:谋取 B.嬖人有臧仓者沮君 沮:阻挠

C.闲先王之道 闲:放下 D.距杨、墨,放***辞 距:抵制

答案 C 解析 闲:捍卫。

2.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孟子在宣扬孔子学说过程中的“穷”与“通”的一组是(3分)( )

A.绝粮于邹、薛 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 B.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C.受业于子思 尝仕于齐,位至卿D.鲁平公驾,将见孟子 识其不可,然且至

答案 B 解析 A项第二句说其不委曲求全不能变通;C项第一句说其受业,非“穷”;D项第一句说其“通”,第二句是尹士的话,说其居心可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尹士认为,孟子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如果不是不明智,就是为谋求个人利禄,离开齐国时在昼邑“三宿而后出”,这也太迟缓了。

B.孟子在昼邑“三宿而后出”,是因为他相信如果多停留几天,齐王就可能回心转意请他回去,可等到齐王改变态度,他已经不便在昼再停留下去了。

C.孟子游说诸侯的.途中,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为《诗》、《书》等作序,最后被梁惠王聘为上卿。

D.孟子认为,杨朱、墨翟的学说不破除,就会阻止仁义施行,杨墨将会率领野兽吃人,并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

答案 A 解析 B.无中生有。齐王并没有改变态度;C.“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错,“为《诗》《书》等作序”是其返回后的行为;D.“率兽食人”,(像)率领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暴政害民,说“杨墨将会率领野兽吃人”不当;“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破除杨墨学说,二是不发扬孔子学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

答案 (1)那尹士怎么会懂得我(的想法)呢!远行千里来拜见齐王,这是我愿意的(事情);不被齐王赏识(或“礼遇”)而离开,(这)难道是我愿意的吗!(关键词为“乌”“遇”“岂”,每个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1分)

(2)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塞仁义也。

(2)杨墨的学说不破除(或“停止”),孔子的学说不发扬(或“彰显”),这是用邪说来欺罔民众、遏止仁义(或“仁义之道被阻塞”)。(关键词“著”、“诬”、“塞”,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孟子在子思门下接受学业,明通义理后,在诸侯间游说,他所讲的都被认为迂腐高远不切实际,但他始终不委曲求全,屈缩一尺以便伸展八尺。他曾经在齐国做官,做到卿这一职位,后来不被重用。孟子离开齐国,尹士说:“不知道齐王不能成为商汤、周武王那样的君主,这是不明智;知道齐王不可能,然而还是到齐国来,那就是为谋求利禄。不远千里地来见齐王,因为不受齐王赏识所以离开,但却在昼邑住了三夜后才走,这是多么迟缓啊?”孟子说:“那尹士怎么会懂得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来见齐王,这是我自己愿意的;不受齐王赏识而离开,难道是我愿意的吗!我是不得已啊。我住了三夜才离开昼邑,在我心里还认为是太快了,(我心想)齐王或许会改变态度,齐王如果改变了态度,那一定会让我回去。(等到)离开了昼邑,齐王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了要回去的强烈想法。”

鲁平公准备好车马,将要去会见孟子,他所宠幸的近臣臧仓说:“这为的是什么呢,您为何要先屈驾去拜访一个普通人呢?难道认为他有贤德吗?”乐正子(对孟子)说:“我告诉过国君,他打算来见您的,宠臣中有个叫臧仓的阻止他,所以国君最终没有来。”孟子说:“要办一件事,可能有人会促使它办成;不办,可能有人会阻挠它。能不能办成事,不是人力能够决定的。我不能被鲁君赏识接见,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君赏识接见呢?”

孟子又曾经在邹、薛二地断炊,非常困窘,返回后跟弟子万章等人为《诗经》、《尚书》作序,阐释孔子的学说,著成(《孟子》)一书,其中内外篇共十一篇,认为“圣王不出现,诸侯横行霸道,在野人士横加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以致世上的言论不是属于杨朱一派便是属于墨翟一派。杨朱主张一切为自己,是无视君王;墨家主张兼爱,是无视父亲;目无父亲,目无君王,就是禽兽。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这是用邪说来欺罔民众、遏止仁义。仁义被遏止,就像野兽吃人,人们将会相互残杀。我为此感到忧虑,所以捍卫先圣的准则,抵制杨墨的学说,批驳错误的言论,端正人心,破除邪说,来继承夏禹、周公、孔子这三位圣人的事业。我难道喜好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梁惠王又聘请他,任命他为上卿。

孟轲邹人也文言文翻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孟轲邹人也文言文翻译

学习

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发生在哪个朝代,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是什么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注释。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及其译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作为一种

学习

邹孟轲母文言文翻译简短

阅读(137)

本文为您介绍邹孟轲母文言文翻译简短,内容包括邹孟轲母翻译,邹孟轲母,邹孟轲之母也文言文翻译。邹孟轲母文言文翻译鲁国邹邑人邹孟轲的母亲,被称为孟母。《韩诗外传》、《列女传》中均有记录。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邹孟轲母文言文翻译,欢迎

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人们什么道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是什么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

学习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经典语录大全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陈二狗的妖孽人生经典语录大全,内容包括陈二狗的妖孽人生经典语录全集,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免费全文阅读,陈二狗的妖孽人生3季免费观看。陈二狗的妖孽人生经典语录大全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名人语录

学习

二狗中的经典语录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二狗中的经典语录,内容包括二狗经典语录,二狗语录大全集,二狗语录。二狗中的经典语录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或是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语录吧,语录是不讲求段落、内容间联系的一种文体。语录的类型有很多,你

学习

冈仁波齐观后感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冈仁波齐观后感,内容包括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冈仁波齐观后感短句,纪录片冈仁波齐观后感。《冈仁波齐》观后感(精选18篇)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

学习

听蜀僧濬弹琴原文及翻译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听蜀僧濬弹琴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听蜀僧濬弹琴的濬怎么读,听蜀僧浚弹琴译文,听蜀僧濬弹琴赏析。《听蜀僧濬弹琴》原文及译文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听蜀僧濬弹琴》

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及注释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及注释,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及注释抄写,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注音版原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及注释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

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言文翻译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原文及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哪部作品。《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言文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

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性阅读答案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性阅读答案,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选择题含答案,邹忌讽齐王纳谏讽什么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精选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

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及原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搞笑,邹忌讽齐王纳谏拼音版全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在平时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记得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

学习

舒姓的起源与家谱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舒姓的起源与家谱,内容包括舒姓的来源和历史,舒姓家谱字辈查询,舒姓家谱字辈排名。舒姓的起源与家谱《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以

学习

云卷云舒读后感

阅读(92)

本文为您介绍云卷云舒读后感,内容包括读云卷云舒有感,云卷云舒郑培蒂读后感,看云卷云舒读后感。云卷云舒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整理的云卷云舒

学习

晏子谏杀烛邹翻译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晏子谏杀烛邹翻译,内容包括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拼音版,晏子谏杀烛雏文言文翻译,对晏子谏杀烛邹的理解。晏子谏杀烛邹文言文解析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是不

学习

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发生在哪个朝代,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讽是什么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注释。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及其译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作为一种

学习

邹孟轲母文言文翻译简短

阅读(137)

本文为您介绍邹孟轲母文言文翻译简短,内容包括邹孟轲母翻译,邹孟轲母,邹孟轲之母也文言文翻译。邹孟轲母文言文翻译鲁国邹邑人邹孟轲的母亲,被称为孟母。《韩诗外传》、《列女传》中均有记录。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邹孟轲母文言文翻译,欢迎

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内容包括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人们什么道理,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是什么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许多人都对一些经典的文言文非常熟

学习

听蜀僧濬弹琴原文及翻译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听蜀僧濬弹琴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听蜀僧濬弹琴的濬怎么读,听蜀僧浚弹琴译文,听蜀僧濬弹琴赏析。《听蜀僧濬弹琴》原文及译文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听蜀僧濬弹琴》

学习

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总结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总结,内容包括文言文翻译意译与直译的区别,文言文意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与技巧。文言文意译翻译技巧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对使用比喻、借

学习

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翻译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翻译,内容包括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不辱使命译文,唐雎不辱使命原文翻译。文言文唐睢不辱使命原文翻译《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题目为后人所加。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唐睢不辱

学习

新晴野望翻译及赏析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新晴野望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新晴野望古诗赏析,新晴野望的翻译和赏析,新晴野望唐王维古诗意思。新晴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译文雨

学习

拟挽歌辞三首陶渊明原文及翻译

阅读(140)

本文为您介绍拟挽歌辞三首陶渊明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陶渊明挽歌诗其三赏析,挽歌陶渊明原文和赏析,陶渊明挽歌赏析。陶渊明《拟挽歌辞》其三全诗翻译赏析《拟挽歌辞三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诗人虚构了自己死后的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