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个人简介

孟郊的个人简介

孟郊,唐代诗人,汉族。被后人称为“诗囚”,下面就是跟大家分享孟郊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生平】

孟郊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父庭玢,任昆山县尉时生郊。孟郊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中张建封镇守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一说45岁),始登进士第,有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然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十七年(801年),任江南溧阳尉。其代表名诗《游子吟》就是在溧阳时所作。在任时常以作诗为乐,作不出诗则不出门,故有“诗囚”之称,不事曹务,还被罚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守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时为元和九年,孟郊的朋友韩愈等人凑了100贯为他营葬,郑余庆派人送300贯,“为遗孀永久之赖”。

【评价】

唐人认为孟诗是“元和体”的一种,“元和已后”,“学矫激于孟郊”(李肇《唐国史补》)。唐末张为作《诗人主客*》,以他为“清奇僻苦主”。宋诗人梅尧臣、谢翱,清诗人胡天游、江湜、许承尧,写作上都受到他的影响。对孟诗的评价,持褒义论的,韩愈、李观以后,有贯休、黄庭坚、费衮、潘德舆、刘熙载、陈衍、钱振锽、夏敬观等;持贬义论的,有苏轼、魏泰、严羽、元好问、王闿运等。他和贾岛都以苦吟著称,又多苦语。苏轼称之“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后来论者便以孟郊、贾岛并称为苦吟诗人代表,元好问甚至嘲笑他是“诗囚”(《论诗三十首》)。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本,今归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阁本,闵刻朱墨本。《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年谱》。

【风格】

人们曾把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尚古好奇,多写古体诗。但孟郊所作,多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体,用语刻琢而不尚华丽,擅长寓奇特于古拙,如韩愈所谓“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荐士》)。而韩愈的七言古体最具特色,气势雄放而怪奇瑰丽。他们的诗都很有力度,但韩愈的力度是奔放的,孟郊的力度则是内敛的。他更多地学习了汉魏六朝五言古诗的传统,正如李翱所说,“郊为五言诗,自汉李都尉(陵)、苏属国(武)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郊能兼其体而有之”(《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因此,与大历、贞元诗人相比,他更接近汉、魏风骨;而与他之后的韩愈、李贺相比,则又较多地保留了大历、贞元诗风的痕迹。

这并不是说孟郊只是一味模仿汉魏六朝诗风,在学习古代诗歌艺术的同时,他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在内容上,孟郊的诗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固然,他的诗的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辛、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决定的;但他还是能透过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以诗来反映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针砭了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有的则尖锐地揭示了贫富之间的不平等。如《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与“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两相对照,《织妇辞》描写了织妇“如何织绔素,自着蓝缕衣”的反常现象。他写这种诗常有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如《寒地百姓吟》中“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之句,实非泛泛纪述民间疾苦者可比。应该说,在杜甫之后,孟郊又一次用诗歌深入地揭露了社会中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矛盾。孟郊还有一些诗描写了平凡的人伦之爱,如《结爱》写夫妻之爱,《杏殇》写父子之爱,《游子吟》写母子之爱,这些题材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被诗人们忽视了。

其中《游子吟》是一首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小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艺术手法上,孟郊的诗歌中出现了大历、贞元诗歌所没有、在这以前也不曾有过的新特点,即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中所说的“钩章棘句,掏擢胃肾“式的险奇艰涩。这一方面与他刻意求工,精思苦吟有关,另一方面与他心情郁闷、情绪低沉有关。在《夜感自遣》中,他说自己“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苦苦地写诗,就必然要道人所未道,刻意寻求新词句,用过去诗中少见的僻字险韵与生冷意象;而心理的压抑、不平,使得他所追求的新的`语言表现多带有冷涩、荒寞、枯槁的色彩和意味,从而尽可能把内心的愁哀刻划得入骨和惊耸人心,如:

老虫干铁鸣,惊兽孤玉咆(《秋怀十五首》之十二);

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瘦攒如此枯,壮落随西曛(同上之五);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同上之二);

蜿蜒相缠掣,荦确亦回旋。黑草濯铁发,白苔浮冰钱(《石淙十首》之四);

劲飙刷幽视,怒水慑余湍(同上之十)。

在这些诗中,他精心选用了“剸”、“梳”、“印”、“刷”等令人感到透骨钻心的动词与“峭风”、“老虫”、“病骨”、“铁发”、“怒水”、“劲飙”、“黑草”、“冰钱”等感觉上属于暗、冷、枯、硬的意象相配,构成了一组组险怪、生硬、艰涩的句子,传达了他心中难言的愤懑愁苦。对于孟郊的诗风,历来的评价相去甚远。如韩愈、李翱固然对他褒扬有加,而后世如元好问却称之为“诗囚”(《论诗三十首》),苏轼更将其诗譬喻为外壳坚硬而嚼之无味的“空螯”(《读孟郊诗》)。但平心而论,孟郊诗的语言独创性是无可否认的。宋人许顗《彦周诗话》谓其“能杀缚事实,与意义合,最难能之”,就是对他能以强有力的语言改造客观事物的形态以表现自我的心理表示赞赏,这确非易事。

当然,孟郊也有平易朴素、自然流畅的诗作,但这些诗作在当时并不太引人注目(尽管《游子吟》等诗在后世被广泛传诵),倒是上述风格的诗作,在内容上、语言上都显示了元和年间诗歌创作的新变化、新特点。好奇尚险的诗风在韩愈手中有了进一步发展并蔚为风气。

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没有律诗。艺术上不蹈袭陈言,或擅长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词藻,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钩章棘句,掐擢胃肾”(《墓志》),精思苦炼,雕刻其险;如韩愈所说“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答孟郊》),一扫大历以来的靡弱诗风。其中有的诗篇反映时代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感怀》、《杀气不在边》、《伤春》等;有的关心人民生活、愤慨贫富不平,如《织妇辞》、《寒地百姓吟》等;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结爱》、《杏殇》等;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宴》、《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归天台》、《峡哀》、《游终南山》等;虽然社会生活内容不同,都思深意远,造语新奇,体现了孟诗的特色。有些作品如《秋怀》等,则情调不免低沉;“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一类诗句,虽反映了世途艰险,但也表现了狭窄的心情。

孟郊个人简介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孟郊个人简介

学习

小事见真情的550字作文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小事见真情的550字作文,内容包括危难之中见真情作文600字(通用),危难时刻见真情作文,危难时刻显真情作文600字。危难之中见真情作文600字(通用24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

学习

球王贝利的小故事读后感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球王贝利的小故事读后感,内容包括最新关于球王贝利的读后感范文,关于球王贝利的下一个作文,球王贝利的励志故事100字左右。2021最新关于球王贝利的读后感范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

学习

aabb重叠成语大全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aabb重叠成语大全,内容包括重叠成语AABB摘录,重叠abac的成语大全,重叠成语大全四字成语aabb。重叠成语AABB摘录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小学语

学习

世界观经典语录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世界观经典语录,内容包括关于世界观的句子,关于世界观的语句,经典人生世界观的句子。关于世界观的句子引导语:鱼刺卡过喉咙你却还是喜欢吃鱼,被狗咬过被猫抓过你却还是热爱动物,满口蛀牙你却还是嗜甜如命,他弃你于千里之外,你却

学习

带重叠字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带重叠字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运用重叠字的诗句,重叠字的诗词,诗词可以有重叠字。运用重叠字的诗句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句了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下面是整理

学习

aabb重叠成语美好寓意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aabb重叠成语美好寓意,内容包括AABB重叠成语,aabb式的成语,aabb重叠词的成语大全。AABB重叠成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下面是收集整理的.AABB重叠

学习

三观超正的句子 发朋友圈文案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三观超正的句子发朋友圈文案,内容包括三观积极向上的句子,关于三观的经典句子,三观正有教养的句子。三观积极向上的句子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

学习

如何度过一个寒假英语作文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度过一个寒假英语作文,内容包括如何度过这个寒假期英语作文,你打算如何度过寒假英语作文,英语作文寒假你是怎么度过。如何度过这个寒假期英语作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

学习

孟郊十首经典诗词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孟郊十首经典诗词,内容包括孟郊的诗词有哪些,孟郊的古诗有哪些,孟郊的诗词大全。孟郊的诗词有哪些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诗词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

学习

父母走了人生只剩归途什么意思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父母走了人生只剩归途什么意思,内容包括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人生感悟,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父母尚有来路只剩归途什么意思。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人生感悟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

学习

劝学孟郊翻译及赏析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劝学孟郊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孟郊劝学原文及翻译,劝学古诗唐孟郊讲解,劝学孟郊古诗注音版。孟郊劝学原文及翻译《劝学》孟郊,是一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作品,这首诗写学习读书的重要,以下是整理的孟郊劝学原文及翻译,

学习

示孟郊原文解释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示孟郊原文解释,内容包括《示孟郊》原文,示孟郊原文翻译赏析,示孟郊古诗。《示孟郊》原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

学习

唐代诗人孟郊的生平简介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唐代诗人孟郊的生平简介,内容包括古代诗人孟郊的简介,唐代诗人孟郊简介,孟郊作者简介。古代诗人孟郊的简介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下面

学习

孟郊的古诗有哪些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孟郊的古诗有哪些,内容包括孟郊的古诗,孟郊的古诗游子吟,孟郊游子吟。孟郊的古诗孟郊,唐朝诗人,汉族。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孟郊在

学习

何以笙箫默小说简介大全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何以笙箫默小说简介大全,内容包括何以笙箫默小说简介,何以笙箫默小说简介简短,何以笙箫默的原著小说。何以笙箫默小说简介倾情推荐都市情感小说《何以笙箫默》,这是一部火了很久的小说,其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及电影一上映就非常

学习

孟子简介和名言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孟子简介和名言,内容包括孟子的名言汇总,孟子的一句名言,孟子的读书名言。孟子的名言汇总对于孟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那么孟子的名言名句有哪些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孟子的名言汇总,欢迎阅读!孟子的名言11、彼一时,此一时也2、天

学习

郭巨埋儿的故事简介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郭巨埋儿的故事简介,内容包括郭巨埋儿文言文翻译,完整版坠子郭巨埋儿,郭永章坠子郭巨埋儿。郭巨埋儿文言文翻译埋儿奉母,又名“为母埋儿”、“郭巨埋儿”,为中国传统民间故事此故事在东晋干宝所著《搜神记》、宋代《太平广记

学习

傲慢与偏见的简介简短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傲慢与偏见的简介简短,内容包括傲慢与偏见的简介,傲慢与偏见的简介英文,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简介。傲慢与偏见的简介《一力文库:傲慢与偏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

学习

陆秀夫简介

阅读(69)

本文为您介绍陆秀夫简介,内容包括陆秀夫,陆秀夫背幼帝投海,陆秀夫投海的地方。陆秀夫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县(今江苏省盐城市)人,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20岁时(南宋宝佑四年)与文天祥同登进士榜。祥兴元年(1278)为左丞相,次年2月,元军大举南犯,陆秀

学习

岑参生平简介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生平简介,内容包括岑参生平,岑参生平经历故事,岑参生平经历简介100字。岑参生平岑参几度出塞,熟悉边塞的风光和戎马生活,有不少边塞诗作,被认为是历代“边塞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流畅新奇、

学习

岑参诗人简介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诗人简介,内容包括诗人岑参简介,诗人岑参的诗,诗人岑参读音。诗人岑参简介岑参唐朝南阳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曾祖开始家中长辈多以文墨位至宰相。到了岑参父亲岑植一代,也坐到了晋州刺史这个位置。下面是为你准备的诗人岑

学习

岑参简介资料大全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岑参简介资料大全,内容包括岑参简介资料,岑参简介资料50字,岑参的简介。岑参简介资料岑参,唐代边塞诗人,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岑参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岑参简介岑参(约715-770年),